吹響科技強省建設集結號——科技界人士熱議“新春第一會”
來源:湖北日報  |  2021-02-20 10:16:17

  2月18日,湖北省委省政府在春節後的第一個工作日召開全省科技創新大會,吹響科技強省建設集結號。“堅持把科技自立自強當使命,堅持視創新創造如生命,堅持抓創新發展像拼命。”現場受表彰科研人員、出席大會的科技界人士紛紛表示,要按照大會對科技創新工作提出的要求,全力推進科技強省建設。

  “拼”“搶”“實”

  牢牢抓住人才和平臺

  “7個湖北實驗室揭牌讓大家倍感振奮!”武漢大學動力與機械學院副院長康勇説,湖北實驗室是我們科技強省建設的一個硬核支撐,它最核心的功能就是匯聚一流的研發團隊,突破一些關鍵核心技術,注重培養團隊人才梯隊,為湖北省爭創國家實驗室貢獻自己的力量。

  武漢楚為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鄭偉説,核心技術要不來,買不來,也討不來。跟國外種業比拼,技術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中,爭取解決種子資源、種子育種的卡脖子工程。

  大會指出,科技強省建設基礎在平臺。省科技廳黨組書記、廳長王煒説,全省科技系統要以“拼”“搶”“實”的狀態和作風,牢牢抓住人才和平臺兩個關鍵,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加快科技成果轉化。要進一步優化區域創新佈局,加快推進建設一批開放共享的大科學裝置和湖北實驗室,打造以東湖科學城為核心的光谷科創大走廊,爭創武漢國家科技創新中心和武漢東湖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要進一步健全完善科技創新生態,營造有利於科技創新的生態、環境、氛圍,推動科技強省建設邁出堅實步伐、躍上更高臺階,更好服務中部地區崛起、長江經濟帶發展、長江中游城市群建設等國家戰略,為國家科技自立自強貢獻湖北力量。

  好政策好環境

  才能綻放出花朵

  大會指出,要以“錢變紙”推動更多“紙變錢”,要以科研人員“名利雙收”推動“人才興鄂”。大家表示,這將有利於激發全省創新創造活力。

  華中農業大學植科院植保係教授張宏宇説,科技是魚,産業是海,只有回歸産業藍海,魚才有活力,才能成長,高校科研院所要從重內容到重運用轉化。

  華中師範大學教授陳靚影説,以“錢變紙”推動更多“紙變錢”,讓科研人員“名利雙收”,讓大家倍感關懷和鼓舞。他回國整整10年了,深刻感受到好的技術與思想,要與好的政策與創新的環境相結合,這樣才能夠生根發芽,最後綻放出花朵。

  長江大學機械工程學院院長管峰説,他們項目組將牢記“科技自立自強”使命,樹立“敢於突破能源裝備核心技術封鎖、勇於解決國家能源領域技術難題”的科研自信,不斷解決作為湖北省能源戰略重點的“頁巖氣開發”中的卡脖子難題。大會提到了高校和科研院所要從“重論文”向“重應用”轉變,這對像長江大學這樣有行業特色的省屬本科高校尤為重要,必須堅定不移以解決行業和地方企業技術難題為己任,團結幹,拼命幹,力爭緊跟新時代經濟社會發展的步伐。

  響應集結號

  對照任務書

  大會指出,各地各部門要爭當建設科技強省的“鋪路人”,落實落細科技領域“放管服”,包容“十年不鳴”,靜待“一鳴驚人”。

  黃石市科技局黨組書記、局長程艷民表示,作為市州科技部門,就是要學深悟透會議精神,響應集結號,對照任務書,細化黃石科技創新施工圖,用“拼”的精神、“爭”的勁頭、“創”的思維、“幹”的作風,推進以“4個10”和“2個300”重點科創項目為支撐的全域創新、創新平臺、高新技術和科技人才“五大體系”構建,進一步提升光谷科創大走廊黃石功能區科技創新的集中度與顯示度,加快黃石創新活力之城和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為湖北科技強省建設、“建成支點、走在前列、譜寫新篇”作出黃石應有的貢獻。

  鐵四院機械動力研究院副總工程師耿明説,大會提出對科技工作者要包容“十年不鳴”,靜待“一鳴驚人”,很受鼓舞,這讓他們能夠沉得下心,把事情做實。這也將激發全民參與創新創業熱情,營造有利生態、環境和氛圍。(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文俊)

編輯:胡禮國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