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十堰文化産業去年實現産值87.4億元 增幅全省第一,佔GDP比重由1.26%增至3.43%
2020年國慶期間,具有濃郁詩經文化、黃酒文化的房縣西關街開街。 (通訊員 呂磊 攝)
閱讀提要
2020年,十堰市文化産業實現産值87.4億元,同比增長21.1%,增幅全省第一,成為全省唯一保持兩位數增長的市州。該市文化産業佔GDP比重由1.26%增長到3.43%。
“收入為零,每月卻要支出近百萬元的房租和工資。”十堰市亞新集團董事長張輝,用數據還原去年疫情壓力。亞新集團經營的13家影院,因疫情一直到去年7月才開業,虧損800余萬元。
談及亞新主業,張輝告訴湖北日報全媒記者,政府支持公司果斷轉型,之後迅速在文創策劃、文旅規劃、賽事會展等方面發力,連續拿下九華山蓮花小鎮、洪湖紅色文化老街、武當山水上文旅體驗等29個訂單,新業務增長2300余萬元,“等於再造一個企業”。
面對疫情衝擊,十堰宣傳文化戰線苦練內功,交出一份亮麗的“文化答卷”:2020年,十堰市文化産業實現産值87.4億元,同比增長21.1%,增幅全省第一,文化産業佔GDP的比重由1.26%增長到3.43%。
旅遊業浴火重生
“女神們,憑本人身份證,就可獲得免票資格。”3月1日,十堰市虎嘯灘景區,再次在微信公眾號上發起惠遊邀請。
虎嘯灘景區是一個擁有瀑布、絕壁、溶洞、森林的4A級景區,為何在三月旅遊黃金季裏,選擇景區免票?
“惠遊湖北,讓十堰旅遊業找到新增長模式!”十堰市文化和旅遊局局長邊疆介紹,今年十堰有15家景區自發開展惠遊活動。他説,惠遊湖北免門票活動,加速了旅遊行業復蘇,也改變了文化産業的發展方式。
去年3月18日,竹山縣太和梅花谷景區通過批准,獲得省首張景區復工“通行證”。隨後,十堰全市景區陸續恢復開放,成為全省第一個恢復開放旅遊景區的城市。
“疫情就是大考,它檢驗著十堰人民統籌推進文化事業發展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水準。”邊疆介紹,面對疫情,十堰率先組織遭受沉重打擊的旅遊業緩慢復蘇,直至8月初開始的惠遊湖北免門票活動,全市景區季徹底“洗牌”。
令人欣慰的是,去年十堰市73家參加惠遊湖北活動的景區接待遊客765.5萬人,實現旅遊收入25.7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5%、21%。全市接待遊客8001.63萬人,旅遊綜合收入82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6.12%和6.07%。
當年,惠遊湖北還帶動全市餐飲行業銷售額同比增長35.2%,星級飯店平均入住率達70.2%,黃酒、道茶、綠松石等文旅産品銷售同比增長16.39%。
文化産業入庫項目103個
品鑒唐朝廬陵王的宮廷黃酒,與萌萌的狸花小貓合影,戴著VR眼鏡暢遊風光……3月6日,星期六,記者走進有1500余米連廊的房縣西關街,綿延千年的漢風唐韻撲面而來。
“一眼千年,尋夢大唐,這是一場跨越時空的邂逅!”兩位陜西來的女遊客一邊拍著抖音,一邊連連感嘆。在土城門合影,到三關臺打卡,她們在古色古香的西關街會館、戲樓、廣場、民宿、特色小吃店,流連忘返。
始建於唐,盛于明清的西關街,積澱著詩經文化以及宮廷釀酒文化,是房縣的一張文化名片。
房縣爭取棚改資金5億元,引進社會資本5億元,引進北京宋莊藝術專家,啟動“西關印象”文化修復項目,形成以“詩酒文化”為主題的500米新街,並保留傳統文化風貌的1000米老街。
去年十一黃金週期間,西關街開街並接待遊客30萬人次,目前已實現旅遊收入4600多萬元。當年,西關街被評定為國家3A級旅遊景區。
十堰具有豐富的文化底蘊,其“武當山、漢江水、東風車”三張名片更是廣為人知。為加速文化産業疫後重振,該市出臺《十堰市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實施意見》《十堰市支持文化旅遊産業發展獎勵辦法》等系列優惠政策,以項目為抓手,激活市場主體前往投資興業。
去年,該市簽約和落地文化産業項目39個,居全省第4位;簽約金額418.4億元,到位資金23.69億元;文化産業入庫項目103個,居全省第1位,入庫企業395家。
該市通過重組、引進、孵化,堰龍馬集團、卓爾集團、偉光匯通等27家文化企業先後落地,已啟動建設漢水九歌、歡樂世界等25個文化項目,西關印象等12個文化項目建成運營,房縣黃酒、竹山綠松石、竹溪貢米、鄖西馬頭羊等地標性文化産品正走出深山。
新技術賦能“老”産業
“老鐵們,這是十堰優質的綠松石,佩戴還是送人,都特別上檔次……”3月6日,李婷開始了手機直播。攝像頭前,天藍色的綠松石項鍊,發出誘人的瓷質光澤。直播臺上,還擺放著原石、雕件、手鏈等眾多的綠松石産品。在十堰市綠松石淘寶珠寶直播基地,這樣的直播間共有20多個。李婷曾一天直播銷售109萬元産品。
目前,十堰市綠松石淘寶珠寶直播基地項目一期投資1000余萬元,總建築面積3500余平方米,已入駐60余家電商直播商家,月銷售額突破億元。
據了解,十堰將和淘寶合作,發展建設200個標準化直播間,為十堰綠松石産業帶提供流量資源、廣告資源,以及直播扶貧、珠寶類大型活動等多個項目,實現線上銷售20億元以上,3年內力爭線上銷售破百億元,並與全國各大平臺合作,為十堰特色綠松石、米黃玉、字畫等多個文化領域産業謀求電商發展之路。
十堰的線上經濟、無人經濟、到家經濟、“宅經濟”蓬勃發展,催生出新的文化業態。雲招商、雲發佈、雲直播、雲銷售、雲互動、雲遊覽等雲端服務,推動了文化産業迅速發展。
2020年以來,十堰的線上教育、線上娛樂、線上直播等順勢而為,一根小小網線,充分釋放文化産能。(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饒揚燦 通訊員 李啟東 杞麗婭 李應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