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航運業強勁反彈 帶火湖北集裝箱木制底板
來源:湖北日報  |  2021-03-15 10:00:56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導致國際航運業跌入低谷,但從2020年6月起,國際航線運價出現較大幅度上漲。由於中國成功控制了疫情,國外訂單大量轉移到中國,國際航運業強勁反彈使我國沿海相關行業都跟著分了一杯羹。

  在遠離海岸的湖北,國際航運業的熱度也帶火了一塊湖北産的“木板”。從去年下半年至今,位於漢川的湖北康欣新材料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一直是24小時連軸轉,産品全部銷出,供不應求。

  零甲醛集裝箱底板

  佔據全球市場30%

  國際航運業離不開集裝箱,貨物是放在托盤上裝入集裝箱,為防止托盤在運輸中移動,集裝箱內必須有木制底板,用鐵釘將托盤釘在底板上。湖北康欣新材料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就是國內最大的集裝箱木制底板生産企業。

  3月9日,湖北日報全媒記者來到康欣新材的廠區看到,可存放10萬噸原料的堆場上,大量楊木被裝載機放上傳送帶,送入長材刨片機,刨切成一片片薄片後進入生産線。

  康欣的生産線高度自動化,長達300米的生産線上僅有兩三個工人,楊木刨片定向縱橫鋪成厚厚的5層,送進生産線自動膠合、熱壓成型,並切割成大、中、小3種規格的板材。車間裏,沒有飛舞的粉塵,沒有刺鼻的膠水味,一塊板材只花幾分鐘即可下線。

  這些板材兩面還要各粘上一層實木,並用熱壓機再次壓實,最終的成品是一塊厚28毫米的木板。然後被運往沿海的集裝箱廠家,在那裏,幾塊木板拼成13.2平方米或26.4平方米規格的底板裝入集裝箱,隨船漂洋過海。

  “公司的前身最早是做服裝貿易的,2000年開始搞育苗、造林、木材深加工一體,2007年開始生産集裝箱底板。”公司總經理李潔介紹。集裝箱底板看似不起眼,實際上品質要求很苛刻,業內的粗略標準是,總重7.26噸的叉車加貨物上去碾壓10次不壞,這底板才算合格。

  由於品質要求高,用傳統工藝生産的底板要以生長期50年以上的進口原生木材為原料,為防海水腐蝕,還要用酚醛膠去黏合多層薄木板,成本高、污染大。2010年,李潔偶然發現一家企業用德國進口設備生産家用刨花板,曾在德國留學的他馬上與設備廠家聯繫,帶領技術團隊開始研發高強度定向結構板(COSB)和無污染四元樹脂膠水以及專用生産線。

  研發成功了,新産品COSB板材可以用楊木等廉價、速生樹種的刨片做主材,四元樹脂膠水無毒環保,板材的各項力學性能指標都很優秀。生産效率更是上了幾個臺階,以前800名工人,月産3000立方米板材,如今同樣數量的工人,月産量卻達到3萬立方米,而且産品零甲醛,已經達到家用板材的環保標準。

  放到市場上一比,康欣的産品成本比同行低20%以上,憑藉成本、品質、環保和效率優勢,康欣新材目前已佔據全球集裝箱底板市場份額30%。

  未雨綢繆另尋他路

  轉型裝配式木建築

  由於疫情影響,很多國家的港口、運輸等環節操作效率降低,導致集裝箱的週轉效率大幅下降。“以往一個集裝箱一週即可週轉一次,現在延長到了一個月週轉一次。”李潔告訴記者,而航運需求又在猛增,船東只能靠增加集裝箱數量來彌補週轉效率,因此才有了目前集裝箱製造及其配件行業的火爆。

  雖然眼下集裝箱底板行情很好,但企業已在謀求轉型。“航運業是週期性很強的行業,不能把未來的發展全部寄託在集裝箱底板一個産品上。”李潔説。2016年,湖北天欣木結構房屋製造有限公司成立,一期投資6億元,引進國外全自動的木結構房屋生産設備。去年,新公司正式投産。

  木結構房屋,是康欣新材從主業延伸出的新産品。在公司園區內,已經有幾座木結構房屋樣品,記者走進其中一座看到,120平方米的兩室一廳平房加車庫,墻板都是公司的COSB板材製成,房屋主體結構僅用6小時即可裝配完成。

  除了這座小屋,公司還建有一座3層樓、建築面積3000平方米的全木制員工宿舍。記者走進宿舍看到,樓梯等部位用刨花板製成,走上去沒有一點搖晃和雜音。敲敲墻板,傳來的是木板的悶響。宿舍有套房54間,已經住進了員工。目前,公司可提供多種木結構樣板房屋,也可以接受客戶定制,在農村建房、旅遊度假和公共設施等領域有廣闊市場前景。

  “集裝箱底板屬於高端板材,因此我們轉向房屋用結構材和相對低端的民用板材,技術和經驗都足夠。”李潔表示,今後,公司將繼續擴大主業領先優勢,同時,打造全國最大的、裝配式的木結構房屋生産基地,打造全産業鏈木結構綠色建築綜合性的製造企業。(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彭一葦 劉宇 通訊員 李書暢 劉馨)

編輯:李燕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