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武漢爭當新沿海 “九省通衢”邁向“九州通衢”
來源:湖北日報  |  2021-04-08 09:52:19

大武漢爭當新沿海 “九省通衢”邁向“九州通衢”_fororder_01

2020年9月30日上午,武漢至亞的斯亞貝巴國際貨運航線的首個航班從天河機場起飛,飛往埃塞俄比亞。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魏錸 通訊員 盛鵬 攝)

大武漢爭當新沿海 “九省通衢”邁向“九州通衢”_fororder_02

1月26日,滿載通信産品的中歐班列從武漢開往波蘭羅茲。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倪娜 通訊員 王遙遙 攝)

大武漢爭當新沿海 “九省通衢”邁向“九州通衢”_fororder_03

2020年6月4日,長江武漢段水域,一艘滿載商品車的滾裝船破浪前行。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李溪 攝)

大武漢爭當新沿海 “九省通衢”邁向“九州通衢”_fororder_04

2020年9月28日,武漢鐵路部門啟動“十一”黃金周客運。當天,百名志願者在武漢火車站歡迎全國各地旅客“坐高鐵遊湖北”。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陳勇 攝)

  “天河機場跨境電商産業強勢崛起,主要得益於多條國際貨運航線的恢復和開通。”

  交通是經濟社會發展的血脈。

  重塑大交通格局,是武漢加快疫後重振、重塑城市形象、再回全球産業鏈的先決條件。

  2020年5月9日,武漢至日本集裝箱江海直航航線復航,長江中上游第一條國際水運航線煥發新生機;同一天,滿載物資的漢歐班列駛向塞爾維亞,這是中歐班列發出的首趟防疫物資專列;2020年5月10日,天河機場復航後開行首條國際定期貨運航線……重啟後的武漢交通,頻頻傳來振奮人心的消息。

  恰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武漢人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展現了中國力量、中國精神。善作善為、奮發有為的大武漢,瞄準新發展格局下的“新沿海”目標闊步前行。

  開行量是去年同期2倍 中歐班列為全球抗疫注入“武漢力量”

  4月3日5時26分,風笛一聲長鳴,編組50輛、滿載500余噸武漢及湖北地區企業生産的汽車零配件、通訊産品、衣服鞋帽、防疫物資等的X8015次列車,從中國鐵路武漢局集團有限公司漢西車務段吳家山站開出,經漢丹線、焦柳線運行,由阿拉山口出境,駛往德國杜伊斯堡。

  這是吳家山站本月開出的第二列中歐班列,也是2021年開出的第38列中歐班列。截至目前,中歐班列(武漢)的開行數量已超過2019年同期,是2020年同期的2倍。

  火熱的開行態勢,彰顯中歐班列(武漢)的勃勃生機。

  2020年3月28日恢復常態化運營以來,首趟防疫物資專列、首趟國際郵件專列、首趟對接江海直達班輪的鐵水聯運專列、首趟“中國信科”專列相繼從武漢出發前往歐洲,中歐班列(武漢)成為服務國內國際雙循環、暢通歐亞貿易以及連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最為緊密的運輸大通道。

  統計顯示,2020年,中歐班列(武漢)共開行215列。一趟趟滿載希望的班列,不僅為武漢及周邊地區生産的防疫物資等商品出口歐洲提供渠道,助力武漢、湖北加速疫後重振,也為中國積極助力全球抗疫貢獻湖北和武漢力量。

  武漢漢歐國際物流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2021年,班列計劃往返開行400列,為把武漢建設成為國內國際雙循環的國際樞紐和連結平臺作出更大貢獻。

  3月8日,為期40天的春運結束。疫後首個春運,格外引人關注。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春運期間,中國鐵路武漢局集團公司共發送旅客1085萬人次,是2019年同期的46%;運輸電煤、鋼材、糧食等民生物資901.3萬噸,同比增長18.3%。

  “雖然鐵路客運降幅超過50%,但從全國人民助力疫情防控、主動‘就地過年’的角度來説,這樣的數據已屬不易,鐵路貨運增幅超過兩位數,則説明經濟發展呈現向好態勢。”湖北省政府諮詢委員、省“一帶一路”研究院院長秦尊文認為,武漢正逐步恢復“九省通衢”的榮光。

  “十三五”收官之年穩住發展底盤,“十四五”開局之年瞄準更高目標。

  武漢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2021年,武漢將制定交通強國試點建設實施方案,推進物流降本增效三年行動計劃,加快建設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推動天河機場第三跑道、武天高速、雙柳長江大橋等一批重點項目建設,全面助力武漢交通強國試點建設和國家商貿物流中心建設。

  一季度比2019年同期增長61% 中部地區樞紐港乘風破浪

  3月31日,武漢新港管委會傳來好消息,武漢港一季度累計完成63.34萬標箱,集裝箱吞吐量同比增長185%,比2019年同期增長61%。

  武漢新港是武漢構建內陸開放型綜合運輸大通道的重要一環,也是武漢建設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的重要抓手。

  疫情期間,陽邏集裝箱碼頭被指定為“防疫物資接收港”,共轉運各類物資1044萬噸,防疫物資近3萬噸,有力支援了武漢醫療和民生物資保障。

  武漢“重啟”後,航運經濟加速復蘇。2020年6月,武漢港疫後單月集裝箱吞吐量首超2019年同期,增長6.14%。

  站在新的歷史節點上,武漢新港製定了更宏偉的發展藍圖。

  2020年7月,省委做出“發展江海聯運、水鐵聯運、水水直達、沿江捎帶現代物流業,將武漢新港打造成為中部地區樞紐港”的重大部署。武漢市提出:至2023年,武漢新港集裝箱吞吐量達到300萬標箱,至2025年,武漢新港集裝箱吞吐量達到500萬標箱。

  武漢新港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説,錨定500萬標箱目標,“十四五”期間,武漢新港將高水準建設武漢航運中心、全力打造中部地區樞紐港,讓黃金水道成色更足。

  藍圖已繪就,奮進正當時,武漢港的硬體設施提檔升級加速推進。

  去年8月1日,武漢陽邏國際港鐵水聯運二期項目正式開工,建成達産後,武漢鐵水聯運作業能力將由目前10萬標箱提升至50萬標箱,成為中國內陸地區最大的鐵水聯運樞紐。

  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武漢港集裝箱吞吐量完成193.3萬標箱,同比增長14.4%,為近三年最高增幅,繼續保持並擴大在長江中上游領先地位。2021年,武漢港計劃完成集裝箱吞吐量216萬標箱,同比增長12%;武漢新港空港綜保區完成進出口貨值27億美元,同比增長21%;武漢航運交易所完成交易額78億元,同比增長2.76%。

  前三月總量超過去年全年 1200萬票跨境電商貨物暢連世界

  胡婧是湖北機場集團航空物流公司國際業務室分隊長,主要負責協調進出口貨物抵達機場後的入庫工作。

  疫情期間,全球各地的援漢醫療物資匯聚到天河機場。7×24小時堅守崗位,成了胡婧的日常。

  特殊時期,確保人員安全抵離、物資高效分發,天河機場責無旁貸。疫後重振階段,航空運輸兵不解甲再出發。

  受疫情影響,航空客運市場一度遇冷。然而航空貨運卻異軍突起,成為天河機場裏最繁忙的業務區域之一。

  “疫情發生後,倉儲系統經常處於‘爆倉’狀態。”胡婧説,面積僅有1.1萬平方米的C3庫房,早已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物流需求。今年1月29日,面積達5.2萬平方米的C4庫房正式投用,大大緩解了“爆倉”的窘境,貨物週轉效率明顯提高。

  貨物週轉更快了,天河機場的硬體設施也在不斷提升。機場北角的一片空地上,正在擴建貨機停機坪,計劃新增的5個E類機位將有效滿足日益增長的貨運需求。

  航線不斷穩定和拓展,是推動貨運業務發展的“底氣”。

  2020年,湖北機場集團國際貨運通航點已達36個,先後恢復及開通武漢至美國芝加哥、美國洛杉磯、比利時列日、德國法蘭克福等城市的全貨運洲際航線,以及武漢至新加坡、韓國、菲律賓等國家和地區的“客改貨”貨運定期航線。

  2021年前3個月,湖北機場集團完成國際貨郵吞吐量近3萬噸。值得注意的是,跨境電商進出口票數突破1200萬票,超出2020年全年總量。

  2019年4月28日,天河機場啟用國際快件監管中心,跨境電商産業正式起步。2019年,天河機場跨境電商進出口貨物總量為158萬票。2020年,累計完成936萬票。“天河機場跨境電商産業強勢崛起,主要得益於多條國際貨運航線的恢復和開通。”國際快件監管中心負責人介紹。

  與此同時,天河機場不斷精簡跨境電商貨物作業及通關流程,優化電商貨物查驗方式,實現貨物即到即辦。探索B2B出口,創新陸運中轉、多式聯運等業務模式,實現貨物即發即走。“跨境電商飛速發展離不開武漢海關大力支持,海關全面實行7×24小時預約通關,實現貨物即到即查等措施,提高企業通關效率。”湖北機場集團相關負責人説,武漢天河機場國際快件監管中心還將持續優化營商環境,進一步提高為企服務能力。

  武漢交通2020年的“六線作戰”

  守好疫情防控運輸生命線

  組織3萬台車輛,服務290萬人次出行,運輸1000萬噸物資,保障城市運轉。

  把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安全線

  有力有序恢復公共交通,新開2條地鐵線路,公共交通客流穩步回升;嚴格防範疫情輸入,做到“閉環管理、人物同防”。

  畫好經濟社會建設逆勢增長線

  全年完成交通基礎建設投資444.9億元,僅用8個月的時間,實現了全年同比11%的增長率。武漢四環線畫圓、武漢城市圈大通道開建。

  接好國際大通道聯通線

  新開通、恢復30條國際及地區航線;新開闢2條國際鐵路貨運線路;開通直達日本的近洋航線,集裝箱吞吐量達196.4萬標箱,創歷史新高。

  夯實經濟發展支撐線

  推動出臺市級物流降本增效三年行動計劃,武漢社會物流成本水準繼續保持全國優勢。

  抓好公共服務保障線

  深化“四辦”改革,在2019年度武漢優化營商環境考核中排名居前。洗艙站、溢油庫等設施建成投運,全面完成環保督察任務。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嚴運濤 李源 通訊員 呂作武 黎雲 楊永勇)

編輯:李燕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