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武漢4月24日電(連迅、鄧作祚)為加快智慧城市建設,武漢市日前公佈《武漢市公共數據資源開放核心元數據標準(試行)》和《武漢市公共數據資源開放分級分類指南(試行)》,這是武漢市首次制定公共數據開放領域的標準。
為方便社會公眾對公共數據資源的使用,每個公共數據資源都有一個説明,這個説明即為核心元數據。武漢市公共數據資源核心元數據包括標識符、名稱、摘要、標簽、數據領域、主題分類、行業分類、更新頻率、開放屬性、數據項信息、來源部門、聯繫方式等22項內容。
武漢市政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武漢市元數據標準的推出,通過規範公共數據開放主體的數據開放行為,將進一步方便社會公眾對公共數據資源的獲取和利用。例如,名稱、摘要、數據項有助於社會公眾了解和理解數據集的內容與信息;數據領域、主題分類、行業分類方便社會公眾快捷地找到數據;開放屬性方便社會公眾知曉數據獲取的條件;而來源部門和聯繫方式有利於社會公眾與公共數據開放主體互動等。
武漢市公共數據資源分級分類指南根據公共數據遭到破壞後的影響後果將公共數據開放級別分為嚴重、中等、輕微、無影響4級,並分別對應不予開放、有條件開放、無條件開放3種不同的開放類型。分級分類指南首次將有條件開放明確分為實名認證開放和審核開放兩種情況。對於影響程度輕微的數據,社會公眾只需要在開放平臺上通過實名認證登錄即可獲取數據;對於影響程度中等的數據,社會公眾需要向社會開放主體提交一定的審核材料才能開放。
武漢市政數局相關負責人説,公共數據開放主體在對外提供數據開放之前,應先按照分級分類指南對公共數據資源進行分級分類,制定相應的開放策略。分級分類指南強調保護個人隱私、商業秘密等第三方合法權益,防止數據被非法獲取或不當利用;在保證數據安全的同時最大限度地開放數據,實現數據保護和開放之間的平衡;對開放數據進行精細化分類管理,有助於推動高品質數據的有序安全開放。
當前,企業和個人開發利用公共數據意識提升,對公共數據的需求呈爆髮式增長。武漢市政數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加快培育數據要素市場、推進政府數據開放共享是加快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方向。自2020年以來,武漢市出臺多項舉措提升城市公共數據開放水準。目前,武漢市已升級改造公共數據開放平臺,開放了92個單位的5892個數據目錄、5570個數據集、390個數據介面,開放約4700余萬條數據。隨著智慧城市建設的推進,武漢市公共數據開放平臺將持續開放更多公共數據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