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湖北水稻大會發出倡議——用新技術呵護水稻生産
來源:湖北日報  |  2021-05-06 10:32:52

  水稻是重要的糧食作物,提高水稻産量關係國計民生。4月29日,2021年湖北水稻大會在華中農業大學召開,全省300余位專家學者、農業科技管理人員和相關企業代表參加會議。以“科技創新、産業融合,支撐湖北水稻産業高品質發展”為主題的水稻大會,釋放了諸多信息。

  加快研製“綠色超級稻”

  種子就是生物裏的“智慧晶片”。“以提供對人類和地球都健康的食品為總體目標”的洪山實驗室走在時代前列。會上,作物遺傳改良國家重點實驗室熊立仲教授介紹了實驗室建設情況。據了解,湖北省人民政府于2020年12月正式批復組建首批7個湖北實驗室,負責生物育種領域的洪山實驗室是其中之一。

  針對農業和食品産業鏈的重大需求,由實驗室主任張啟發院士團隊研發的“綠色超級稻”,是根據基因組序列和功能基因信息製作的水稻育種晶片,目前該研究已經和北大、華農等高校開展合作。

  張啟發表示,有色稻米“黑米”營養豐富,富含花青素,具有延年益壽的功效。但多年來,黑米在市場上一直被列入雜糧的行列,生産和消費量都很低,其真正的價值尚未被人們認識,應該重視和發掘。

  科學防蟲提高稻米品質

  好的種子離不開好的生長環境。研究專門取食水稻的褐飛虱多年,堅持與害蟲作鬥爭的武漢大學何光存教授分享了自己的心得:“水稻害蟲防治離不開科技的發展。”他所帶領的研究團隊與華中農業大學張啟發院士等國內外同行合作,在2019年克隆了水稻第12染色體長臂上的一個抗褐飛虱基因BPH9,揭示了抗蟲基因等位變異,是水稻改變基因應對褐飛虱種群變異的重要策略。

  米飯的美味程度和農藥化肥息息相關,氮肥用得越多,稻米的蛋白質含量越低,味道越差。在培養水稻的過程中,以蛋白質含量為切入點,應用最新的防蟲技術,可以有效提高稻米的品質,促進水稻産業轉型升級。

  稻蝦共養帶來高産高效

  提起湖北的水稻,就不得不提起小龍蝦。2016年,全國小龍蝦産值564.1億元,經濟總産值1466.1億元,全産業鏈就業人員近500萬人,“湖北籍”的小龍蝦佔全國一半。

  “稻田種養正在引領湖北農業變革。”張啟發院士介紹,目前全省有1000余家稻田綜合種養專業合作社和200多個千畝標準化連片示範基地。産量高效益好的小龍蝦産業是稻蝦共養模式的“致富法寶”。一田兩産,一水兩用,蝦稻共養給農民帶來收入成倍增長。如今,這種“雙水雙綠”發展理念逐漸深入人心。(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劉澍森 通訊員 蔣朝常)

編輯:李燕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