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將斑馬線建成城市文明窗口
來源:湖北日報  |  2021-05-12 10:17:43

十堰將斑馬線建成城市文明窗口_fororder_01

斑馬線上,行人為停車禮讓的車輛點讚。(通訊員 陳霞 攝)

  閱讀提要

  在許多城市,行人闖紅燈、亂穿馬路和機動車斑馬線不禮讓行人是兩大交通頑疾。如何治理?

  十堰市結合創建文明城市活動,于2017年啟動“路口革命”,通過“敲門行動”宣傳教育、朋友圈集讚免處罰、發動全民參與有獎舉報等方式,向不文明交通行為宣戰。目前,市民的文明交通意識明顯提升,交通秩序明顯好轉,交通亂象較“路口革命”之前下降超兩成,城市主幹道交通事故數量下降一成,交通高峰擁堵延時指數下降5.34%。

  “五一”小長假,外地遊客小陸對十堰的印象很深刻。

  那天下著小雨,小陸和父母拎著大包小包要跨越車水馬龍的北京路,正猶豫間,車輛都在斑馬線上停下來。“當時我們都愣了,一兩秒後才反應過來,這是在給我們讓行。”小陸第一次來十堰,她説,要給這座城市點個大大的讚。

  一條人行橫道,代表著交通秩序,也彰顯城市的文明之風。從車對人的禮讓,到人對秩序的遵守,近年來,十堰常態化開展交通秩序整治,引導市民文明出行,將路口文明這塊“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敲門行動”

  管住魯莽的車輪

  “今天上午,你在北京路職業技術學校附近的斑馬線上開車未禮讓行人。”4月26日中午,兩名交警敲響十堰市民吳某家門。

  “有這事?我記不起來了。”吳某説。

  “這是當時的視頻。”事實面前,吳某承認了加油門搶道、未禮讓行人的行為。

  2017年起,十堰開展“敲門行動”,即對斑馬線上不禮讓行人的司機,實施上門教育、依法處罰。“敲門行動”按“選、拍、查、聯、敲、教、簽、站、罰”等9個環節,實行“五個一律”,即:一律上門出示證據、一律依法處罰、一律面對面開展一次教育、駕駛人一律上路義務勸導一小時、一律簽訂一份承諾書,做到查敲罰並舉。

  2020年十堰交警“敲門”190 多次,教育當事人1200人次。

  “‘敲門行動’不是為了讓司機出洋相。”十堰市公安交管局副局長蘭俠表示,更希望起到教育和震懾作用,達到“上門教育一個,引導教育一批”的效果。

  從2019年開始,交警部門將“敲門行動”向行人闖紅燈、亂穿馬路延伸,即到不文明交通行為人所在單位開展宣傳教育,對當事人進行教育處罰,取得良好的社會效果。

  據統計,自開展“敲門行動”以來,十堰城區斑馬線附近交通事故數量下降85%,發生死亡的交通事故數量下降75%。

  唐女士家住重慶路,以前帶孩子過斑馬線總是提心吊膽。現在,車輛行經斑馬線,都主動停車,“一開始還有點不適應,後來發現市區斑馬線都是如此,過馬路非常安全,送孩子上學也安心多了”。

  “三選一”處罰

  約束任性的行人

  “本人在柳林路亂穿馬路,既危險又破壞了交通秩序。希望大家以我為戒,過馬路請走斑馬線、不闖紅燈……”5月2日,陳先生在微信朋友圈發出“求讚”信息。5分鐘後,他集滿20個讚,被十堰交警二大隊民警教育後放行。

  同一天,同一個路口,羅某在交警的監督下簽訂“文明出行承諾書”,並站街執勤1小時,而後被放行。

  2018年,十堰市創新推出交罰款、做勸導、集點讚“三選一”舉措,即對亂穿馬路、闖紅燈的行人,給出3種教育處罰方式:罰款10元、義務志願勸導、發朋友圈“曝光”自己違反交規情況並集齊20個讚,任選一種可放行。

  柳林路是十堰最繁忙的交通路口之一,日車流量達5600台次,人流量4100人次。行人不走斑馬線,如何管?

  一方面,路口新增18組多功能信號燈,斑馬線兩端設置行人等候區,路中設置二次等候安全島等;另一方面,對違規行人加大處理力度,“三選一”之外,通過十堰交警微信公眾號等媒體,對亂穿馬路者給予曝光。

  經過整頓,柳林路路口通行效率提升40%以上。柳林路崗亭先後獲得“全國青年文明號”“十堰最美形象崗”等榮譽稱號。

  “管住了車,還要管住人。”蘭俠表示,“三選一”處罰既顯示出嚴肅性,又彰顯人性化;既有宣傳示範效果,又達到了教育懲戒目的。

  據統計,2020年以來,十堰共查處行人不按行人紅綠燈通行、亂穿馬路的違法行為2558起,其中自願接受罰款處罰的1140起,參加義務勸導的216起,通過集讚免罰教育的1202起。

  “全民交管”

  營造文明氛圍

  “這是舉報視頻。我舉報他人,也在提醒自己。”5月6日,十堰市交管局違法舉報中心走進一位老熟人李林,這是他第12次舉報,其中7次被核實有效,得到350元獎勵。

  文明交通離不開全社會參與。2017年,《十堰市城區有獎舉報交通違法實施辦法》實施,機動車逆行、不按規定變道或“加塞”、壓越實線等交通違法行為被納入舉報範圍,對參與舉報的市民,給予50元至500元獎勵。

  截至今年4月30日,十堰交管部門共接到市民舉報各類交通違法視頻79893起,審核查證屬實並採用的有26332起,兌現獎金1300520元。

  “鼓勵廣大市民積極參與,從規範自己到查糾他人,有效預防和減少交通事故。”蘭俠表示,活動開展以後,環衛工發生交通事故事件實現“零發生”,車窗拋物行為下降80%,車輛拋灑行為減少近90%,“群眾成為城市交通管理‘第三隻眼’,交警部門不再‘孤軍奮戰’”。

  同時,十堰組建20余支交通文明勸導隊,深入主次幹道、交通路口、公園廣場、車站碼頭等人口密集的公共場所,對機動車對亂停亂放、流動攤販及行人橫穿馬路、闖紅燈等不文明行為進行勸導。

  “一條斑馬線,折射一座城市的文明和溫度。”十堰市城市文明創建中心主任吳善宏表示,將通過文明勸導、宣傳教育、敲門行動、增設交通設施、警校聯合等方式,常態化整治亂停車、亂穿馬路、闖紅燈等各類不文明交通違法行為,進一步鞏固提升創文成果。

  志願者沈先生常在人民路做交通勸導,他説:“車輛禮讓,行人也會加快腳步通過。這種車讓人、人讓車的場面,是對文明的最好詮釋。”(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戴文輝 通訊員 張曉 熊偉)

編輯:李燕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