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萬高鐵通車進入倒計時——宜昌興山縣聚力推動全域旅遊
來源:湖北日報  |  2021-05-13 15:08:39

鄭萬高鐵通車進入倒計時——宜昌興山縣聚力推動全域旅遊_fororder_01

興山縣城鳥瞰圖。

  閱讀提要

  隨著15.154公里長的香爐坪隧道被打通,興山縣境內6條隧道全部貫通,鄭萬高鐵全線通車進入倒計時。

  鐵路對沿途城市的經濟社會發展拉動作用明顯,由此帶來的虹吸效應也值得警惕。

  “如不提前做好準備,高鐵一通,有限的人氣、資源很可能被吸跑了。”興山縣委書記汪小波分析,鄭萬高鐵和宜興聯絡線建成後,興山將形成“124經濟圈”,即興山到宜昌、荊州、荊門等城市僅需1小時,到武漢、重慶、鄭州、西安僅需2小時,到北京、上海、廣州僅需4小時,虹吸效應首當其衝。

  如何避免被“虹吸”,搶抓高鐵機遇提升發展,興山正在佈局行動。

  凸顯全域旅遊

  推進“小縣大城”模式

  興山該如何借高鐵機遇發展?去年9月,興山縣委副書記、古昭南大縣城一體化指揮部指揮長袁選軍帶隊赴浙江雲和縣取經。“雲和與興山太像了,也有通往縣城的水上公路。”不過,更讓參觀者驚訝的是,雲和縣無中生有發展起木玩産業,帶動當地人就業;教育醫療資源實現整合,該縣城鎮化率達80%。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雲和“小縣大城”模式、麗水山居民宿模式和鄉村旅遊經驗,都給興山提供了有益參考。

  雲和歸來,興山人開展頭腦風暴,認為要謀求發展關鍵是産業、核心在人。為此,興山提出實施古(夫)昭(君)南(陽)大縣城一體化發展模式。興山縣縣長曹宏偉介紹,結合全域旅遊發展思路,該縣突出差異化發展定位,打造古夫高端商務休閒旅遊區、昭君風情旅遊區,南陽生態休閒區,策劃3條美麗鄉村示範帶,加快産業佈局、人口集聚、人才吸引。年初,南陽鎮“招賢集市”率先開業,“招募令”發出當天,127名能人回鄉搶著報名,為建設家鄉奉獻金點子。

  “推進‘小縣大城’,不是讓三個鄉鎮的資源簡單疊加,而是要做乘法、發揮倍增效應。”汪小波向湖北日報全媒記者描述,該縣正在打造“一城兩區三中心”:新型城鎮化示範縣、大三峽大神農架生態旅遊集散地核心區和産城人融合集聚示範區,建成區域性教育中心、醫療康養中心和旅遊服務中心。

  打造更優旅遊生活環境

  建二十公里休閒綠道

  “不出縣城,玩幾天不重地兒。”興山居民李文家住古夫河旁,幾乎每天都會到濱河公園散步、跳廣場舞。

  距離濱河公園不遠,古洞口壩下三級生態壩已是當地小有名氣的網紅打卡點。碧水晴空,波光粼粼。一群群年輕人舉著自拍桿拍短視頻。

  沿河而上,老人在小廣場的健身器材上鍛鍊身體;襲人花香中,父母帶著孩子在放風箏。

  眼下,古夫人生活中最常見的場景,曾是一種奢望。“過去,古夫河邊道路真是窄,一家三口並排走,總有一個要落單。”居民打趣道。古洞口上游水量受季節性影響等,河水斷流,亂石嶙峋。依山傍水的古夫縣城卻少了份靈動氣質。

  2017年,興山打造“壩上城市景觀湖、壩下生態水景帶”,修建3道生態堤壩,讓水面一直延續至香溪河;邊坡提檔升級,兩岸綠意盎然、花香四季。站在古洞口大壩俯瞰,一條綠道盤山而上,藏入林間。

  興山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副局長、縣城重點項目建設推進辦副主任萬乾知介紹,該縣傾力打造香溪綠道,從古夫鎮一直延伸到昭君鎮,休閒綠道總長度超過20公里。綠道串起6個不同主題的公園和小廣場,健身器材、娛樂設施應有盡有。

  重“面子”,更重“裏子”。2019年開始,興山對縣城基礎設施全面提檔升級,縣城7條主幹道、支幹道及地下管線全部改造。“雨污分流,強弱電分道。”在昭君路施工現場,工作人員介紹,過去的水泥管換成PE管,雨水管道最大直徑達1.8米。

  作為山區縣,縣城面積有限,如何拓展城市功能?興山提出向地下要空間。萬乾知介紹,該縣對新建商品房、辦公樓、安置房要求1:1.2配套建設地下停車場。據統計,興山縣城擁有小轎車7000余輛,目前已建成停車位6600個,其中地下停車位1160個,在建地下停車位有3110個,即將開工的有2420個。到2022年底,該縣城停車位將達1.3萬個。

  疏解非旅遊功能

  多家配套單位外遷

  進入5月,江洋坪隧道施工現場日漸忙碌。這裡正在建設的是古夫繞城公路。

  興山是鄂西礦産物流的重要通道。過去,礦車穿城而過,途經昭君、峽口集鎮,到峽口碼頭,通過水路把礦石運到全國各地。每天,超過5000輛礦車穿梭來往。“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我們白天都關著門,不敢讓小孩出門。”沿線居民苦不堪言。

  興山縣交通運輸局副局長陳行達説,古夫鎮是興山縣城功能轉型升級的主戰場,旅遊通道與貨運物流疊加,既不環保,也不安全。一番深入調研後,興山提出修建3條繞城公路,疏解縣城非旅遊功能,爭取實現“聽不到大車聲,看不到大車跑”的目標。

  2017年初,就在繞城公路開工前夕,有人提出反對意見:“3條繞城公路耗資15億元,錢從哪兒來?”當時,古夫和昭君繞城公路已納入PPP項目,峽口疏港公路和香溪河大橋尚未進入項目籠子,資金缺口有4.93億元。

  再次調研論證、現場走訪居民、會上觀點碰撞,與會人員得出一致結論:繞城公路一定要修!最終,興山學習借鑒外地做法,通過“三年建五年養”方式,延長建設資金支付時間,緩解資金週轉壓力。

  2019年,項目上馬。如今,香溪河左岸貨運、右岸客運,車輛分流各行其道的交通格局基本定型。3條懸挂在半山腰的貨運通道,將把古夫及昭君、峽口3個集鎮旅遊功能徹底釋放出來。“繞城公路修好了,我們的生活品質就更高了。”住在古夫南岸的居民王力翹首以盼,一有空就去看看繞城公路的建設進展。

  為縣城旅遊功能減負,興山多家配套單位從縣城遷出。2020年8月1日,縣監管中心完成整體搬遷;9月,興山污水處理廠搬至滿天星電站水電壩下游;福利院、建材物資中心、物流中心、倉儲等搬到指定規劃區域……(文/圖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雷巍巍 通訊員 喬長姣)

編輯:李燕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