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監利:全國基本農田保護髮祥地
來源:湖北日報  |  2021-05-19 11:29:07

  原標題:小鎮試點引起中央重視,成功經驗推向全國——監利:全國基本農田保護髮祥地

湖北監利:全國基本農田保護髮祥地_fororder_01

監利30多年如一日,守護每一寸基本農田。圖為該市的一片基本農田。(通訊員 宋從峰 攝)

湖北監利:全國基本農田保護髮祥地_fororder_02

監利市周老嘴鎮“全國基本農田保護髮祥地”石碑。(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祝華 通訊員 吳天平 攝)

  耕地是農民的命根子,也是國家糧食安全的基石。

  5月6日,漫步在監利市周老嘴鎮,一片片稻田整齊劃一。田埂上,立著一塊“全國基本農田保護髮祥地”石碑,金色大字熠熠生輝。這塊碑是2009年由原國土資源部、原農業部和湖北省政府共同立下的。

  1988年,原荊州地區土地管理局會同監利在周老嘴鎮試點,劃定全國第一塊基本農田保護區,嚴格保護37792畝耕地。這一創新立即引起中央的重視,不久,“監利經驗”在全國推廣。

  如今,嚴守18億畝耕地紅線,已是一項基本國策。監利,見證了端牢中國飯碗、守住大國糧倉的努力與決心。

  基層幹部首倡

  荊州是全國著名的糧、棉、油生産基地,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荊州年均産糧256.72萬噸,上交商品糧147.95萬噸,長期居全國之首。

  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春風,荊州工業快速發展,鄉鎮企業蓬勃興起,而彼時土地管理機構又不健全,亂佔濫用耕地現象嚴重。

  “玻璃廠、棉紗廠、燒磚廠等一個接著一個建,短短幾年,大小工廠建了20多個。”監利市周老嘴鎮自然資源和規劃所副所長李平回憶,當時創辦企業時指手為界,擅自佔用、少徵多用、亂佔耕地的現象非常普遍。

  清理數據更讓人觸目驚心。1987年,國家清理髮現,荊州地區1979年—1987年9年間減少耕地139.16萬畝,相當於一個縣的耕地面積。按這個速度,百年之後“糧倉”荊州將無地可耕。

  如何在保證經濟建設用地的同時,減少耕地佔用、保障糧食安全?

  “人口一年年增加,耕地一年年銳減,長此以往必然危及糧食安全。”耕地大量被佔用的情況引起了時任監利縣國土局幹部劉漢堯的深思,並提出了“人地生態平衡”構想,即在國家建設、農民建房致耕地不斷減少的情況下,要確保優質耕地數量,以滿足人口的基本承載水準。

  劉漢堯的想法引起了原荊州地區土地局的高度重視,1988年2月,荊州地區土地管理年度總結會上,決定以鄉鎮為單位,像自然保護區、森林保護區一樣,將農田劃塊保護起來。

  經驗全國推廣

  “經過主動請纓,農田保護試點放在監利。”劉漢堯回憶,經過反復討論,大家形成共識:劃定的農田要確保當地農民的基本口糧、要確保完成上交國家的基本公糧,這兩個底線一個也不能突破。於是,“基本農田保護區”這一改變中國土地管理模式的概念正式提出了。

  “當時劃定了3個保護區,涉及愛華村、魯橋村等17個行政村,共105個地塊、37792畝。”時任魯橋村村支書段德高介紹,保護區內農田原則上不許改變用途,並實行“六不準”:不準建房、不準葬墳、不準挖沙取土、不準扳磚燒窯、不準毀田造林、不準亂挖魚池。

  為宣傳政策,各鎮各村幹部包片入戶宣傳,保護區內已經建設但不符合“六不準”要求的建築物全部清除,一批磚窯廠被關停。

  通過試點,開創性地建立了一套較為科學的基本農田保護區劃定模式,開創了耕地保護先河。隨後,荊州地區劃定基本農田保護區2120個,面積8.8萬公頃。

  監利的創新舉措,很快得到中央與省委的重視。1989年5月25日,全國基本農田保護區現場會在荊州召開。會後湖北省發出《關於開展劃定基本農田保護區工作的通知》。

  1991年,國家修訂《土地管理法》,將基本農田保護納入其中,基本農田劃定工作在全國大面積鋪開,“監利經驗”走向全國。

  2008年,中共中央十七屆三中全會通過的《關於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指出,劃定永久基本農田,確保基本農田總量不減少、用途不改變。基本農田第一次加上“永久”二字。

  2009年12月6日,一塊嶄新的基本農田保護紀念碑,在監利縣周老嘴鎮立起。

  “這是一個來自基層的偉大創舉。”業內專家動情地説,30多年來,這項制度為我國經濟發展和保障糧食安全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田長制”呼之欲出

  上世紀90年代,東部某發達地區一位市長對湖北省領導説,你們這裡油菜花黃,麥苗噴香,可惜一畝地才千把元的收入,我那兒“種”工廠,每畝“年産”幾百萬元。

  田裏是“種”工廠,還是種糧食?都“種”工廠,誰來端牢中國飯碗?

  作為全國13個糧食主産省份之一,湖北始終把握著合理的平衡。

  “作為發祥地,監利30多年如一日,守護每一寸基本農田。”監利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工作人員吳天平介紹,當地實行市、鄉、村三級違法用地巡查防控制度。自劃定基本農田保護區以來,監利基本農田始終穩定在210多萬畝。

  像保護熊貓一樣保護耕地,監利是湖北守住“飯碗田”的一個縮影。長期以來,湖北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嚴守7288萬畝耕地紅線,完成5888萬畝永久基本農田劃界,比國家下達的5883萬畝劃定任務高出5萬畝,為良田安上“保護罩”。“目前全省已基本形成數量、品質、生態立體耕地保護格局。”省自然資源廳有關負責人説。

  藏糧于地,今天的耕地,就是明天的飯碗。2021年,湖北省耕地保護制度創新又往前走了一步。

  為進一步保護好良田,荊州市正全面建立市、縣、鎮、村四級“田長制”,各級政府主要負責人和村支書擔任本級總田長,“田長制”制度落實情況納入年度績效考核,杜絕新增違法違規佔用耕地現象。

  “湖北省‘田長制’實施方案正在加快制定中。”省自然資源廳有關負責人説,通過實施“田長制”,全省將進一步建立縱到底、橫到邊的監管機制,確保全省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數量不減、品質有升。(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祝華 通訊員 劉天軍)

  (注:今荊州市前身為荊州地區,今監利市前身為監利縣)

編輯:李燕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