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通冷鏈落子湖北,發力生鮮産品流通 冷鏈市場掀新一輪“冷戰”
“昨天晚上下單的,今天上午就到家門口了,隔熱箱包裝,裏面冰袋還沒化。”5月25日,武漢市民劉女士收到了從廣東發來的荔枝。
如今,手機輕輕一點,來自全國、全世界的水果蔬菜、肉禽蛋類、海鮮水産就能第一時間送到家門口。背後起關鍵作用的,正是不斷升級的冷鏈物流。
冷鏈市場“熱”起來
5月15日,中通冷鏈湖北招商大會透露,今年中通冷鏈將在湖北建設3個冷庫分撥區、21個一級冷鏈雲倉網絡、5條二級運輸線路,為生鮮産品流通提速。
去年7月,中通冷鏈複製快遞“雲倉”概念,以“中心直營+加盟網點”模式在全國構建包括産地倉、銷地倉、網格倉在內的冷鏈網絡。依靠大數據、雲計算系統,對倉儲進行集中管控、智慧調度,專門為餐飲店、商超、生鮮電商提供倉配一體化服務。
快遞企業發力冷鏈物流並不是新鮮事。隨著農産品食品深加工發展,消費結構升級,冷鏈物流業正迎來高速增長期。
2014年,京東物流著手打造冷鏈物流體系,2018年正式推出京東冷鏈,目前已覆蓋30個省份、近90%的消費者。在武漢,京東建立了全國首批進口冷凍食品專倉,破解進口冷鏈食品進倉難、待倉時間長、額外成本高的難題。
順豐速運負責人介紹,2014年9月順豐推出順豐冷運,現已在全國開通運營35座綜合性冷庫,運營面積超過15萬平方米。據了解,順豐在武漢建有一座冷鏈物流樞紐中心,日吞吐量1000噸以上,可調用500台以上冷藏車,實現武漢及各市州冷鏈物流集散、城市配送、電商倉配一體化服務。
武漢物流協會副秘書長兼冷鏈專委會秘書長岳貴生介紹,“十三五”期間,武漢A級物流企業達到201家,僅次於上海位居全國第二位;全市社會物流總額突破4萬億元,物流競爭力居全國第六。
從雲倉“領鮮”回家
更多的雲倉、更多的幹線,意味著老百姓能享受到更便捷、更便宜的冷鏈配送服務。
中通冷鏈副總經理兼網絡負責人楊帆舉例解釋,如果你想買一束鮮花,過去是從網上訂購後,由産地打包、發運,運輸途中鮮花會有耗損;現在,鮮花提前從基地運到冷鏈倉儲存,在武漢分揀、打包、配送,耗時更短,到消費者手中的鮮花將會更新鮮。
物流成本更低,商品價格也能降低了。中通冷鏈湖北公司總經理詹彬介紹,目前市場上小票零擔(指個人或商家發出的1公斤至200公斤/票的貨物)客戶的冷鏈配送費為150元至200元,隨著冷鏈雲倉網絡越來越密,未來50元就能把貨物發往全國,消費者也能買到價格更實惠的生鮮及需要冷鏈配送的商品。
預計到2021年底前,中通冷鏈將完成30個省會城市、250個以上地縣、1500個以上服務網點覆蓋範圍,實現全國80%縣級城市覆蓋密度的門到門冷鏈物流網絡。
期待冷鏈不“掉鏈子”
5月24日,一條描述棗陽的“棄桃”視頻熱傳網絡,再次揭示出農産品冷鏈的缺失。
桃園路邊,上萬斤鮮桃被成堆傾倒。桃農李先生説,這些次果採購商不要,兩天就軟了爛了,快遞容易壞,只能扔掉。
“前幾天收到朋友從浙江寄來的一箱楊梅,剛打開紙箱,就聞到一股濃濃的酒味。”武漢市民王先生吐槽,收到東西時,紙箱裏的冰塊早融化了,楊梅也壞了,最後只能扔掉。
像王先生這樣的遭遇並不少見。商務部數據透露,2020年我國社會物流總費用佔GDP比重約14.7%,比發達國家高6個點左右。冷鏈物流方面,發達國家農産品腐損率不到10%,而我國肉類腐損率約12%,果蔬約18%。
儘管冷鏈物流備受資本青睞,發展迅速,新一輪投資開始興起,但棗陽“棄桃”等暴露的冷鏈物流短板不容忽視。岳貴生説,目前湖北冷鏈物流整體散亂小雜,冷鏈物流企業參差不齊,基礎設施設備結構性不平衡。
岳貴生説,對於冷鏈來説,時間和溫度格外重要。由於冷鏈設施投資成本巨大,很多企業會選擇部分冷鏈,産地源頭“最先一公里”與末端流通“最後一公里”是冷鏈流通最薄弱的環節,管理部門、企業需加大對産地倉的投入力度,保障生鮮農産品能實現全程冷鏈。此外,建議管理部門比照醫藥冷鏈的監管模式來監管生鮮冷鏈物流。
令人欣慰的是,去年《湖北省疫後重振補短板強功能冷鏈物流和應急儲備設施工程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20—2022年)》發佈,3年內將投資近300億元,打造3家國家骨幹冷鏈物流基地,謀劃122個冷鏈物流設施項目,發展一批縣域冷鏈物流企業,讓全省果蔬、肉類、水産品的冷鏈流通率分別達到27%、40%、45%,比2019年分別提高5%以上。(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左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