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一半楚漆器出土于荊州,非遺傳承掌握漆藝話語權 荊州打造中國漆器之都
荊楚非物質文化遺産技能傳承院大漆文化展廳內,經鄒德香復刻製作的楚式漆器代表作品虎座鳥架鼓被漆樹標本環繞。(通訊員 權麗煒 攝)
閱讀提要
“中國有七千餘年漆器製作歷史。楚漆藝是中國漆藝發展史中的第一個高峰。”楚式漆器髹飾技藝傳承人鄒德香説,荊州出土了大量楚漆器,佔全國一半以上。考古印證了這一觀點。
在荊州城東一隅,有一座荊楚非遺傳承院,集中展示了諸多與漆器相關的內容——既有來自全國各地的漆器收藏品,也有海內外非遺大師代表作,還有漆器製作工藝全流程展示,以及楚式漆器製作室等。在這裡,人們既可觀賞精美絕倫的漆器作品,還能親身體驗楚式漆器製作過程。依託非遺傳承平臺,荊州力促楚式漆藝振興,引領全國大漆産業創新發展。
擁有璀璨歷史
大量楚漆器出土于荊州
大漆,是漆樹樹皮中分泌的汁液,又名生漆、土漆、國漆。中國是漆樹原生地,是大漆故鄉、大漆髹飾發祥地。用漆漆物謂“髹”,“飾”寓紋飾之意。
據考證,中國有七千餘年漆器製作歷史。著名文物專家、中國文化遺産研究院研究員王世襄指出,就我國漆工藝發展而言,歷史上第一次突飛猛進、興盛繁榮出現在戰國時期,且經久不衰,一直延續到西漢。戰國漆器産量之多、品種之備、製作之精、分佈之廣,都遠遠超過前代,戰國漆器大多出自楚墓,漆器在楚文化中佔有重要的地位。
“荊州是楚文化發祥地,也是世界漆文化重要源頭。”5月26日,荊州市非遺保護專家委員會委員趙玉春向湖北日報全媒記者介紹,戰國時期楚國可謂無物不髹漆。因其質輕、色美、耐用等優點,成為生活用具主角。“楚國漆器風格和造型有著鮮明時代特徵和地方特色,其圖案舒展活潑、充滿活力,強烈的紅、黑、金應用得酣暢淋漓,線條鳳走龍飛,想像豐富,大量使用透雕和浮雕,極大豐富了漆器表現力。”
清代晚期至民國,戰亂頻仍,國勢衰頹,漆器製作業和其他工藝一樣,進入衰落時期。但荊州地區“金漆盆盤”等漆工藝品,一直興盛至清末和民國年間。髹漆木雕曾遠銷南洋群島、美國、日本和印度。宣統元年“金漆盆盤”在巴拿馬國際博覽會上獲得金獎。
1927年《東方雜誌》第23卷第7號上刊載《沙市》一文中記載:“沙市多漆工,于川湘等省購來大宗盆桶等木器,加以油漆,平勻光潔,鹹稱佳品,故漆器為沙市特産一大宗也。”
確立“江湖地位”
平臺效應引領大漆産業創新發展
隨著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工作開展,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新認識大漆,傳承大漆技藝,古老大漆髹飾技藝又煥發出新生命力。
2006年至今,全國有20項大漆髹飾技藝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有26位漆器藝人被認定為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其中包括楚式漆器髹飾技藝及其傳承人鄒德香。鄒德香成功恢復了許多專家都認為已失傳的楚式漆器脫胎技藝,同時縮短了脫胎漆器製作週期,把楚式漆器發展推向了一個新臺階。
多年前,一次偶然的機會,荊楚非物質文化遺産技能傳承院院長許小蘭在荊州城區城南一個破舊的作坊裏遇到鄒德香,他正在狹窄逼仄的破舊廠房裏從事手工雕刻和彩繪工作。他工作時滿臉塵土,工作臺上竟然找不出擱放一杯茶水的地方。如今,上百平米的無塵工作車間裏,各種漆料和工具一應俱全,鄒德香笑稱,這是“鳥槍換大炮”。
悠久的大漆髹飾傳統,巧奪天工的髹飾技藝,歷經千年,深藏在楚人的文化記憶當中。2012年設立的荊楚非物質文化遺産技能傳承院,如今已是楚式漆器生産性保護基地。有大大小小12個非遺場館,其中漆藝主題場館佔了近一半,館藏漆器展品700多件(套)。業內人士稱,“數量之多,規模之大,展品之珍貴,在全國不多見。”
5月26日,記者在傳承院中國漆工藝館看到,刻鏤、斫木、擦漆、罩漆、螺鈿、戧金、剔紅等工藝,通過陳列的漆器一一展現。來自台灣、福建、山西等各地的漆器髹飾技藝展品都在這裡展示,其中包括國家級、省級非遺傳承人145件(套)漆藝作品。名家作品館內,一尊70釐米高的披著金色盔甲的武士十分顯眼。據工作人員介紹,雕像由脫胎漆器、漆線泥、桃膠和金箔製成,這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廈門漆線雕《神武大元帥》的復刻版,原版于2017年贈與俄羅斯總統普京。
豐富的館藏資源,讓荊州逐漸掌握漆藝“話語權”。2017年10月,荊州傳統工藝工作站掛牌成立,是文化和旅遊部支持設立的唯一以漆藝為主題的工作站,也是湖北省唯一的部級傳統工藝工作站。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等12所高校為建站單位,以荊楚漆文化為源頭,搭建國際漆藝學術交流平臺,促進楚文化復興與楚式漆藝振興,引領全國大漆産業創新發展。
平臺效應初顯。國際學術研討會、全國漆藝邀請賽、世界漆藝邀請展先後落地荊州,聚集全國各漆藝非遺項目主要代表及知名專家學者,吸引和聚集了全世界大漆學界、業界主要代表,在國際漆藝界影響深遠。
2019年1月,在文化和旅遊部非遺司領導建議下,由荊州傳統工藝工作站牽頭,聯合全國漆藝傳承人,發起成立漆藝傳承發展聯盟,中國現代漆藝的開拓者喬十光親自為聯盟題字。《中國生漆》雜誌主編張飛龍表示,漆藝傳承發展聯盟的成立標誌著中國漆藝新時代的開始。
打造“中國漆器之都”
讓荊楚漆藝走進尋常百姓家
荊州博物館的展陳藏品中,漆木器最多、也最精美,一直是中外遊客最欣賞的文化符號;荊州文保中心修復文物中,漆木器種類最多,漆器工藝製作和漆木器附體圖案的文化研究成為荊州楚文化最厚重的IP符號。
作為漆文化重要發源地,打造“中國漆器之都”,荊州底氣在哪?
看産業發展。荊楚非物質文化遺産技能傳承院孵化出“漆器加工製作+文創産品研發+線上線下銷售鏈”的全産業鏈發展模式。許小蘭介紹,依託十八匠文化公司,每年大漆髹飾古琴銷售2000萬元左右,文創類漆藝産品年銷售額達到1000萬餘元。專做楚式漆器定制的唯楚木藝公司,每年接到的定制漆器産品訂單近2000萬元。佔地131畝的以漆藝為主題的非遺工匠小鎮也正在興建中。
看創新動力。荊州傳統工藝工作站創立“荊作·楚生活”品牌,打造楚式漆器生活類文創産品,以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優質設計資源為依託,設計研發茶器、餐具、文房等多個産品系列。産品從幾十元到上萬元,從“下裏巴人”到“陽春白雪”,滿足各層次消費者對美好生活的需求。
看人才傳承。長江藝術工程職業學院圍繞漆藝開發研學項目,帶學員到竹溪等地,體驗割漆、導漆、上漆等工序,讓他們更加了解漆藝文化,傳承漆藝文化,踐行“非遺傳承+職業教育”模式,培養一批漆藝傳承青年人才。
業內人士認為,打造“中國漆器之都”需要文旅、教育、人社等多部門形成合力,聚集資源,從大漆藝術資源、職業教育與培訓、漆樹原材料種植、城鄉手工藝人傳承等方面多管齊下。從大漆藝術價值鏈、産業鏈,進行系統規劃,做大做強荊州漆藝産業。(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孟靜 通訊員 嚴朝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