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式漆器髹飾技藝國家級傳承人鄒德香製作漆藝工藝品。(荊楚非物質文化遺産技能傳承院供圖)
在葫蘆上用烙鐵作畫、將貝殼雕刻成雕塑工藝品、用彩線刺繡出精美圖案……5月28日,湖北日報全媒記者走進荊楚非物質文化遺産技能傳承院,飽覽各種民間非遺工藝風采。院內有各類建築1.4萬平米,建有大漆文化展、荊州市非遺項目展、荊作楚生活體驗館等12個場館。漫步其中,記者仿佛置身於一個具有濃厚荊楚特色的非遺博物館。
荊楚非物質文化遺産技能傳承院,依託長江藝術工程職業學院,于2012年設立。傳承院以荊州地區的國家級、省級和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中的民間傳統手工技藝為基礎,搭建起非遺保護、傳承、發展的共享平臺。
聚集非遺大師,破解傳承難題
“荊楚文化源遠流長,承載荊楚大地傳統手工技藝的‘九佬十八匠’傳説就出自這裡。老祖宗傳承下來的非遺手工藝,如果不想辦法保留和延續,太可惜。”回憶起當年將一個個“散落在民間”的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聚集在一起的經歷,荊楚非物質文化遺産技能傳承院院長許小蘭還記憶猶新。“有的在跑運輸、有的在農村帶孫子,有的以賣菜為生……”許小蘭説,當時只有一個想法,讓這些身懷“絕技”的大師能將技藝發揚光大,讓荊楚非遺文化為更多人所知。
眼下,18位國家級、省級非遺傳承人和國家、省級工藝美術大師簽約入駐傳承院,設立“楚式漆器髹飾”“磨鷹風箏”“葫蘆烙畫”“荊楚刺繡(楚繡、漢繡)”“楚簡製作技藝““楚地斫琴”“淡水貝雕”等18個項目的非遺保護、傳承、教學和生産工作坊。傳統手藝人聚集於此,潛心創作,成為閃亮的文化旅遊符號。
不容忽視的是,工匠大師們年事已高。楚式漆器髹飾技藝國家級傳承人鄒德香73歲,葫蘆烙畫省級技能大師張遠龍73歲,淡水貝雕省級代表性傳承人簡昌木68歲……18位大師裏,有11位已經過了60歲。非遺傳承面臨著“青黃不接”的窘境。手藝瀕臨失傳,大師們有一個共同願望——傳承。
近年來,傳承院依託職業教育,為非遺傳承培養人才,將非遺傳承人聘為職業教育老師,帶薪授徒,變傳統學徒制為現代師徒制,吸引不少年輕人。
2019年,傳承院創立文創品牌,從人們衣食住行遊等方面開發出一系列貼近生活的非遺文創産品,推動非遺傳承融入生活,每年銷售數千萬元。
許小蘭介紹,目前傳承院集荊楚非物質文化遺産民間工藝保護、展示、研發、生産、銷售于一體,國家級的荊州傳統工藝工作站也落戶於此。
打造荊楚非遺工匠小鎮
目前,荊州已有9個項目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43個項目被列入湖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108個項目被列入荊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在荊州做大做強非遺文化産業,有底氣。”許小蘭表示,正在打造荊楚非遺傳承院的升級版——非遺工匠小鎮。
2019年5月,荊楚非遺工匠小鎮在紀南文旅區動工,佔地131畝,總投資5.17億元,包括旅遊接待、文化傳承、非遺展示、傳習研學、民宿餐飲等功能。這裡將建成大國工匠研學基地、荊楚漆都文化産業高地和國家級文旅融合體驗目的地,包括荊楚非遺傳承院新館、荊楚大漆博物館、大師十八坊、文化創意産業孵化器、墨家主題酒店民宿等。
非遺工匠小鎮還將建設“文化交流、民間交往和商貿交易”綜合平臺,開創非遺傳承新模式——荊楚非遺工匠小鎮線上線下服務平臺、“十八匠”系列大師工藝精品、旅遊紀念品和十八匠APP和智慧終端,常年舉辦全國漆藝傳承發展聯盟年會、“荊楚問漆”國際學術論壇、漆藝雙年展等文化活動,開啟研學經濟、網紅經濟、會員經濟等新業態。
許小蘭預計,小鎮常年可接待遊客100萬人,通過“産學研+文商旅”的孵化平臺,激活非遺文化産業,每年加工、銷售、定制、培訓和會展旅遊産值可達5億元以上。(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孟靜 通訊員 陳義華 權麗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