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州三大法寶“復活”珍貴文物
來源:湖北日報  |  2021-06-15 11:22:39

  原標題:讓竹簡“開口説話” 使千年織物再現光華 幫漆木器“延年益壽” 荊州三大法寶“復活”珍貴文物

荊州三大法寶“復活”珍貴文物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10615072343

荊州文物保護中心工作人員正在對西藏山南樺樹皮檔案進行實體顯微清洗。(荊州文物保護中心供圖)

  閱讀提要

  6月11日,荊州文物保護中心受國家文物局邀請,參加“科技支撐文物保護利用”論壇。此前的5月25日,在三星堆遺址考古多學科綜合研究集中簽約儀式現場,荊州文物保護中心與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就共建牙骨角器文物保護實驗室達成協定。荊州文物保護中心作為主力之一,參與到三星堆遺址出土的120多根象牙發掘搶救性保護和修復工作中。

  作為全國著名文物保護單位,荊州文保中心常年源源不斷接收到來自全國各地的文物,眾多“國寶級”文物在這裡得以“延年益壽”甚至“復活”。

  創新的脫色技術

  讓 萬餘枚竹簡“開口説話”

  在蔡倫發明紙張之前,竹木簡牘是中華文化最重要的文字載體。讓竹簡“開口説話”,重現歷史,使其成為“歷史講解員”,是文物考古和研究人員面臨的一道坎。

  荊州文物保護中心主任方北松,國內簡牘修復界頂級“大咖”。“被封存在地下數千年的簡牘出土後會瞬間氧化變黑,看上去只是爛泥中黑乎乎、近乎朽腐的竹條木片。”方北松介紹,出土于南方的簡牘常常被泥水包裹,經歷地下水浸泡,本體糟朽,輕輕一碰就可能毀滅。

  6月1日,在荊州文保中心簡牘修復室,湖北日報全媒記者看到工作人員正在為一些竹簡脫色。在方北松記憶中,湘西裏耶秦簡的保護與修復可謂驚心動魄。

  秦王朝歷史短暫,正史中關於它的文獻記載非常匱乏,此前全國發現秦簡牘總數不超過4000枚。2002年考古人員在湘西裏耶發現3.6萬枚字簡,裏耶簡牘被迅速定為一級國寶。然而當大量簡牘被運上地面,墨蹟和氧化發黑的簡面混在一起,字跡也很難看清。長期地下水浸泡,竹簡糟朽,摸起來如海綿狀。

  不能讓眼看到手的珍貴史料毀於一旦!如何在脫色的同時,又不破壞簡牘的質地,確保墨蹟保存完好?

  方北松介紹,古代書寫主要用的是碳粉,碳粉成分穩定,通過自身吸附力附著在竹簡上。經過無數次試驗,方北松找到一種叫連二亞硫酸鈉的新型脫色材料,可以還原竹簡顏色,又不會破壞墨蹟。

  脫色之後還要脫水。方北松又獨創一套飽水簡牘脫水法,“如果直接去掉竹簡水分,很可能使其坍縮甚至斷裂,用乙醇—十六醇置換填充,可有效防止簡牘失水變形。”

  經過清洗、脫色、脫水,簡牘恢復真容,字跡清晰再現。處理後,工作人員用紅外掃描器掃描、存檔,全部用有機玻璃密封、編號,永久保存。湘西裏耶秦簡保護工作從2002年9月開始,至2006年9月結束。

  方北松介紹,湘西裏耶秦簡修復歷時5年,數量超7萬枚的長沙走馬樓三國吳簡保護整理工作,經過整整13年。修復後的簡牘,讓塵封2000多年的歷史觸手可及。

  領先國際的生物發酵技術

  讓千年織物再現光華

  記者走進荊州文保中心紡織品修復室,桌子上分區域平攤著正在修復的絲織品文物。它們來自河南、安徽、內蒙古等全國各地。

  中國是絲綢故鄉,織造歷史數千年。荊州文保中心保護修復紡織品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荊州謝家橋一號漢墓出土的絲綢荒帷。是我國迄今發現面積最大的絲綢棺罩,出土時已粘連成一團“爛泥”。

  出土絲織品在所有文物保護中難度最大,它為蛋白質纖維織物,埋藏地下兩千多年後大多腐爛變質,即便倖存下來,由於長期受地下水浸泡,稍加觸碰就會“灰飛煙滅”。

  2007年荊州謝家橋一號漢墓出土的荒帷,共有四層,3號荒帷鋪展面積最大,達45平方米,1號荒帷最為精美,由鳥獸幾何紋錦作緣、絹地乘雲繡製成,錦繡合一,奢華無比。如何保護修復這些無比珍貴的歷史饋贈?文保中心研究員吳順清苦心研究多年,研發出一種微生物發酵提取液,讓微生物“吃”掉絲織物裏有害物質,包括黴斑、結晶鹽等,不會破壞絲織物本身。

  花費3年多時間,沉睡數千年的絲織品重現生機,通過生物化學保護技術進行清洗、加固、修補,恢復原有光澤度和外觀,黃底絲綢上褐色鳳鳥栩栩如生,最大限度還原出當年的富麗明艷。

  吳順清團隊研發的生物技術,在業界被認定為國際領先水準。在紡織品保護研究部的墻上,至今仍挂著3號荒幃修復前後對比照片。“文物可以像現代紡織品一樣觸摸、拿起、折疊。”

  成熟的脫水技術

  讓漆木器“延年益壽”

  荊州文保中心和荊州博物館比鄰。博物館裏,色澤鮮艷的各種木漆器光彩奪目。小到漆盤,大到鎮墓獸,令人驚嘆。鎮館之寶,便是虎座鳥架鼓,器型之大、工藝之美,十分罕見。“它是陪葬品,也是樂器,更是一件難得的藝術精品。”荊州博物館館長王明欽説,修復這件國寶,花了5年時間。

  2000年天星觀2號墓被迫搶救性發掘,虎座鳥架鼓已“慘不忍睹”。“有些地方花紋脫落,黑黢黢的,一隻鳳嘴掉了,翅膀也斷了。”吳順清回憶。

  文博界有個説法:“幹千年,濕萬年,不幹不濕就半年。”南方地下水位高,竹木漆器長期泡在水中,才能保持萬年不腐。但是飽水狀態的漆器出土之後,十分脆弱,手一捏就是一個窩,如果不做脫水處理,很快就會脫皮開裂、收縮變形,失去文物價值。

  如何突破漆木器文物修復技術?

  高分子化學專業畢業的吳順清在前人研發基礎上,創新使用複合乙二醛脫水技術,使漆器出土脫水後基本保持文物原有形狀和顏色,較其他脫水方法更便於長期保存。

  這一修復技術突破引得國內文保界關注,日漸成為全國公認的木漆器脫水成熟技術。長沙馬王堆西漢墓、北京老山漢墓、北京金陵王墓等全國各地出土木漆器類文物6000余件均採用這種脫水技術。

  在全國建立七大工作站

  彌補文保力量不足

  文物保護事業快速發展和文保科研力量嚴重不足,是文物保護亟待破解的矛盾之一。

  2009年荊州文物保護中心率先在全國建立文物保護工作站,先後在四川成都、湖南長沙、江蘇揚州、安徽合肥、山東濟南、甘肅蘭州、江西海昏侯等地建立7個工作站,推廣技術,培養人才,推進文物保護行業發展。

  5月下旬,在三星堆遺址考古多學科綜合研究集中簽約儀式現場,荊州文物保護中心與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就共建牙骨角器文物保護實驗室達成協定。前不久,荊州文物保護中心作為主力之一,參與到三星堆遺址出土的120多根象牙發掘搶救性保護和修復工作中。

  方北松介紹,作為我國目前規模最大文物保護中心,全國70%以上的飽水簡牘、60%已保護的出土飽水木漆器都是由荊州文保中心修復。世界領先的出土絲織品生物保護技術,全國領先的出土竹木簡牘、木漆器保護技術,成為荊州文保中心“三大法寶”。

  據統計,文保中心已累計為國內24個省市120多家文博單位提供文物保護技術支撐,實施文物保護項目200項,完成長沙走馬樓三國吳簡、裏耶秦簡、北京老山漢墓、河南長檯關楚墓等文物搶救項目,使6000多件木漆器、13萬枚竹木簡牘、500多件紡織品得以“重見天日”。(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孟靜 通訊員 趙陽)

編輯:李燕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