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國家航天産業基地星箭齊飛
來源:長江日報  |  2021-06-16 10:34:27

  原標題:首顆“武漢造”衛星下線 “新洲號”火箭近期擇機發射 武漢國家航天産業基地星箭齊飛

武漢國家航天産業基地星箭齊飛

武漢國家航天産業基地主要産品模型。長江日報記者胡冬冬 攝

武漢國家航天産業基地星箭齊飛

武漢國家航天産業基地星箭齊飛

武漢國家航天産業基地展示的衛星組網模型。長江日報記者胡冬冬 攝

武漢國家航天産業基地星箭齊飛

火箭産業園展示中心展示的快舟火箭模型。長江日報記者胡冬冬 攝

  短短4年時間,在長江北岸的武漢新洲雙柳,一座現代化的航天産業新城正在這裡加速崛起。

  作為“十四五”湖北省“四大重點基地”之一、武漢市“965”六大戰略新興産業集群之一,武漢國家航天産業基地正在打造商業航天、高端裝備、新材料三大産業集群,有關部門及企業各方發揮“航天精神”,創造項目建設“航天速度”,加快建設千億元産值的産城融合示範新城。

  近日,長江日報記者趕赴武漢國家航天産業基地,探訪了解基地建設最新進展及園區産業發展成效。

  ■ 從製造到“智造”蛻變

  衛星産業園可年産240顆小衛星

  6月11日,記者沿著江北快速路一路向東,順江而下,歷經1小時車程,便到達武漢國家航天産業基地。只見8平方公里的基地核心區內,一座座現代化的園區廠房拔地而起,航天産業港、火箭産業園、衛星産業園錯落分佈,航天公園、體育中心綠樹成蔭,全長17公里的航天大道自西向東貫穿整個基地,園區一派繁忙。

  航天大道北側便是武漢衛星産業園。園區設有衛星載荷製造中心、航天器智慧製造中心、微小航天器製造中心、空間應用製造中心、動力中心和綜合保障樓。

  記者走進面積達1萬平方米的航天器智慧製造中心,只見一座長19.7米、寬17.9米、高15.4米的衛星零部件立體庫聳立在眼前。該立體庫柔性度高,可滿足複雜小衛星零部件的存儲,全部由自動碼垛軟體系統操控,智慧配送AGV根據指令可將零部件、工裝工具以及整星産品智慧化配送至指定的衛星柔性智慧生産線上。“AGV智慧化程度高,可自主導航,安全避障,在運行過程中能自動避障、智慧防碰撞,遇到障礙物時將自動停車,障礙物消失時能自動恢復運轉,還具有側移、原地360度旋轉功能,能適應廠房裏狹小空間的通行轉向及配送。”現場項目負責人説。

  繼續往裏走,一條衛星柔性智慧生産線映入眼簾:幾十台自動化裝配機器人(AGV)一字排開,機械臂快速、精準地來回作業,一個個衛星零部件、整星成品被傳送至生産線各環節……生産線由智慧部裝工作站、智慧總裝工作站兩大部分組成。“一顆衛星要通過零部件出庫、部裝、總裝等十余道工序,在衛星智慧生産線上完成總裝集成測試,最終實現成品下線。”航天科工空間工程發展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如今,這裡可以年産240顆1噸以下的小衛星。

  5月中旬,衛星産業園開園後捷報頻傳。國內首條小衛星智慧生産線建成,首顆“武漢造”衛星下線,這標誌著我國即將進入小衛星批量生産階段。

  從單件小批量手工生産到高度自動化生産,生産線實現了衛星生産從製造到“智造”的蛻變。這條衛星智慧生産線由航天科工集團二院自主研發,具有“柔性智慧化、數字孿生、雲製造”等典型特徵,通過採用智慧製造先進技術,可實現生産過程精準感知、關鍵工序品質實時控制、製造全過程數據採集與控制等。

  航天科工集團二院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了確保衛星如期下線,科研人員開展了系列攻關,歷時429天,成功實現11項關鍵技術的突破,完成以衛星智慧裝配系統為代表的23個系統118台套設備的部署與調試,使衛星智慧生産線具備航天器協同研發設計、生産製造、測試、試驗、星座運控及衛星應用的條件能力。

  目前,隨著武漢衛星産業園開園,其集聚效應初步顯現。北京遙感設備研究所、貴州梅嶺電源有限公司、北京吾天科技有限公司等10家單位簽約入駐武漢衛星産業園。中國工程院院士李伯虎入駐園區,成立院士工作站,為航天基地發展再添“最強大腦”。

  好消息不止於此。在基地,隨著國內首個低軌窄帶通信衛星星座——行雲天基物聯網項目測運控中心投入使用,一套由80顆常態化運行、覆蓋全球的低軌通信衛星星座系統將分三個階段完成建設並運營,將全球各種物聯網信息節點或感測器等進行連接,可廣泛應用於集裝箱、海洋、石油、地質災害、氣象、應急、水利水務、農林草等八大行業領域。

  航天科工集團介紹,未來將依託武漢衛星産業園,以衛星智慧生産線為核心,不斷吸引衛星産業配套上下游企業産業生態聚集,構建自主可控、多態化的完整供應鏈,打造國內最具研産實力和行業資源吸引力的“三公里生態圈”,推動航天産業、區域經濟發展,為互聯網+産業發展和數字中國建設注入新動能。

  ■ 快舟火箭“一站式”生産

  “快舟一號”甲已成功發射6次,“新洲號”近期發射

  與衛星産業園一路之隔,航天大道南側便是佔地500畝的火箭産業園區。記者看到,在一期火箭産業園,建成投用的火箭總裝測試廠房、綜合廠房、綜合樓、動力站等廠房分佈在園區各處。

  作為我國首個商業火箭産業園,該火箭産業園一期工程于2020年建成,快舟火箭總裝總調項目已經投産,具備年産20發運載火箭能力,可有效供應國內和國際商業航天市場。

  在火箭産業園展示中心,各型譜火箭模型琳琅滿目。火箭總裝總調中心副主任向志堅介紹,火箭公司目前主要研製“快舟”系列固體運載火箭。“快舟一號”運載火箭用於微小衛星發射和組網,700公里地球同步軌道總運載能力達200千克。其中,“快舟一號”乙運載火箭直徑為1.4米,正在加緊研製。“快舟十一號”運載火箭直徑達2.2米,為國內現役最大的固體運載火箭,總運載能力達1噸,可實現“一箭六星”的發射任務。

  在火箭産業園面積達2萬平方米的部裝車間內,潔凈間、車輛區、自動化倉庫、週轉區、部段裝配區、試驗區等六大功能區一應俱全。記者現場看到,一台長30多米的大型火箭發射車停靠在此,正在等待檢修和裝配。車間內隨處可見智慧顯示屏,在巨大的數字化倉庫,工作人員只需輕點按鈕,就能隨意選取任何一個火箭零部件,由AGV根據指令將零部件自動配送至指定的裝配線。

  “在這裡,快舟火箭可實現‘一站式’生産,改變了過去需要在多地協同生産的方式,提升了生産研發效率。”向志堅説,在綜合廠房,生産線對快舟火箭進行分段製造和組裝;在總裝測試廠房,技術人員對全箭進行測試,模擬太空中有可能遇到的各種情況以後,得出它的各項相關參數。測試合格的火箭將發運到外地發射場進行發射。

  “快速響應、快速集成、快速發射”是快舟火箭的品牌特色。“跟普通火箭相比,快舟系列運載火箭發射更加機動靈活。普通火箭發射前要準備至少一個月,快舟火箭只需要準備幾天,在一個籃球場大小的空曠場地,就能由火箭發射車發射升空。”向志堅説。

  據了解,2018年9月至今,産自武漢國家航天産業基地的“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先後成功進行了6次發射,把12顆衛星送入太空。今年,火箭産業園有4枚快舟火箭正在進行最後的組裝調試,蓄勢待發。

  航天科工火箭技術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其中一枚“新洲號”快舟火箭近期將擇機發射。這也是火箭産業園投産後,首枚真正意義上的“武漢造”火箭,它的組裝、調試都在位於新洲區的火箭産業園內完成。接到發射指令後,“新洲號”將在火箭産業園裝箱、運抵甘肅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搭載一顆商業衛星發射升空。

  據悉,今年火箭産業園建設步伐進一步加快,補充建設了輔助廠房和數字化生産線,加快火箭的批量化生産,還會增加液體發動機、液體火箭等研發功能,下半年可望投入使用。

  隨著火箭産業園的投入運營,“武漢造”火箭將飛得更快更遠。

  ■ 開啟“航天加速度”

  打造中國“星谷”,加快建設千億元航天新城

  武漢國家航天産業基地規劃面積68.8平方公里。截至目前,8平方公里的基地核心區基本建成。園區及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及産業發展正開啟“航天加速度”。

  今年6月,位於新洲雙柳的陽大路(環城西路—挖溝橋)改造工程開始進行路面刷黑,全長17公里的道路計劃本月底實現通車。改造後的陽大路就是現在的航天大道,道路擴寬至60米,設計時速60公里。作為武漢國家航天産業基地重要配套項目,航天大道建成通車後,將完善武漢新港和國家航天産業基地的骨架路網,推動産業園區快速發展,提升集疏運能力,構建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進入新洲雙柳興龍街,一組建築群拔地而起,這裡便是武漢同濟航天城醫院。醫院位於國家航天産業基地核心區,是武漢“四區兩院”公共衛生重大項目,總建築面積20.7萬平方米,設置床位1000張,共有近2500個停車位。中建三局總承包公司項目裝飾設計總監陳偉介紹,目前醫院已經進入機電調試、室內裝飾裝修階段,計劃7月底竣工交付。

  據悉,在國家航天産業基地,國內首個商業火箭産業園、行雲天基物聯網項目測運控中心以及衛星産業園相繼投入使用。國家級電磁防護材料産業基地磁電項目也將在今年建成。目前,基地8平方公里産城融合示範區已基本成型。航天科技館、主題公園、體育中心同步建成,武漢同濟航天城醫院、九年一貫制航天城學校、幸福裏商業街等配套設施即將建成。

  5月上旬,武漢航天産業基地增添商業航天新軍——22家國內知名企業攜22個商業航天上下游産業鏈項目,與新洲區政府簽約,投資總額80億余元。其中,航天智慧應用産業基地、金馬華中區域總部及大型遊樂設施研發生産運營基地、電磁防護材料科研生産基地(三期)等重大項目簽約落戶武漢國家航天産業基地。

  新洲區委負責人表示,該區將遵循新發展理念,按照東部産業核心區、中部商務中心區、北部生態創新區和西部産業配套區梯次開發,重點發展商業航天、高端裝備、新材料三大主導産業,規劃在“十四五”末建成千億元産值航天産業基地,打造一座集生産、生活、生態于一體,宜業、宜居、宜遊的現代化航天新城。

  新洲區將依託武漢國家航天産業基地,圍繞商業航天領域全方位招商引資,加大高新技術企業培育,聚力打造中國“星谷”,發揮産業引領力和輻射帶動作用,加快建設“長江新區”新副城,構築中部地區新一代高新技術産業聚集區。(長江日報記者譚德磊 陳俞 通訊員程書雄 劉慧 魏韓冰)

編輯:李燕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