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陽連續三年治理“九河九港” 800公里水系變了樣
來源:湖北日報  |  2021-06-30 09:11:05

崇陽連續三年治理“九河九港” 800公里水系變了樣_fororder_01

崇陽“九河九港”治理後,隨手一拍風景如畫。

  一位山東老闆,蹲在崇陽縣青山鎮城萬村的地裏,拔起一根蘿蔔啃了一口:“真清甜!”

  “還沒洗啊……”崇陽縣陪同考察的幹部“阻撓”都來不及。

  這位老闆爽朗地笑了:“這麼美的山,這麼清的水,澆灌出來的蔬菜何須清洗!”

  這是6月上旬,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在崇陽縣採訪聽到的故事。縣政府相關負責人表示,該縣連續三年開展全域800公里水系“九河九港”治理,總投資4.99億元,並納入縣委重點督辦項目,“水好了,地也值錢了,投資的老闆紛至遝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風景美如畫

  汪柏青曬得臉上出油,他指著岸邊倒下的一棵樹告訴湖北日報全媒記者:“這棵樹長蟲了,必須及時‘醫治’,否則就傳染給其他植被,影響岸線生態。”

  汪柏青是該縣河庫長辦公室主任,雖然“九河九港”治理于去年告一段落,但長久的維護工作還有很多。汛期來了,幾乎每天他都在崇陽縣的母親河雋水邊轉悠。

  6月1日,記者驅車從該縣二橋出發,沿雋水前往五橋,不時可見穿著紅馬甲的志願者,在岸邊或清運垃圾,或拖走一些有病蟲害的植物。

  周邊老百姓回憶,此前站在雋水邊不見雋水,岸堤全是土路,長滿一人高的茅草,“晚上黑燈瞎火,根本不敢過來。”如今,沿河岸堤全部硬化,還裝著路燈。傍晚,前來打卡散步的居民絡繹不絕。

  白雲潭大橋,是該縣“十里畫廊”一景。青山映綠水,鳥兒展翅翱翔。記者拿出手機隨手一拍,360度無“死角”,怎麼拍都是“風景美如畫”。

  河暢保安瀾

  最顯著的效應不僅僅是景美了。

  記者一路驅車,來到白霓新河附近,“九河九港”治理項目實施方、崇宗公司辦公室主任沈易説:“你看,坡岸做的是生態護坡,用石籠鋪成,裏面撒了草籽。漲水時泥土沖刷,退潮後就會長草。”

  縣委督查辦工作人員介紹,2020年7月7日-8日,該縣遭遇暴雨、局部大暴雨,最大點雨量高達186.3毫米。該縣搶在汛期前,完成了高堤河水毀岸護坡治理工程,並對虎爪河、東堡港、桂口港、大市河等進行了整治,清淤疏浚,打通了“河梗阻”“渠梗阻”,用平日的積累換來關鍵時刻的安瀾。

  該縣港口鄉黨委書記張朝暉感嘆,往年這麼大的暴雨,有的村民家裏進水齊腰身,但2020年老百姓家裏基本沒有受到太大影響。

  釋放生態紅利

  遠山如黛,該縣青山鎮城萬村3000畝的蔬菜基地一望無際。

  “如果不是河道治理,村裏不可能發展蔬菜産業。”村支書畢春明告訴記者。

  該村就在青山河邊上,此前飽經水患。“九河九港”治理中,青山河重新改道,在老河床上修建了涵管。“村裏要水時就放水,不需要水時就蓄水。”畢春明説。目前,該村採取“合作社+農戶”的形式,種植黃瓜、葫蘆、苦瓜等各種蔬菜,全村僅大戶就有100多戶,每戶平均年收入都在10萬元以上。

  在水域保護中,該縣還投入3.1億元,在全縣11個鄉鎮政府所在地,新建鄉鎮生活污水處理廠及管網建設。

  良好的水環境釋放生態紅利。“九河九港”沿線青山國家濕地公園、大美大市銅鼓文化産業園、浪口溫泉小鎮、洪下十里畫廊、桂花雷竹小鎮、柃蜜小鎮、青山萬畝循環農業示範園等重要園區、景區,已成為人們休閒旅遊的好去處。

  該縣縣委主要負責人表示,將繼續抓住中央支持湖北一攬子政策及全省水利補短板強功能工程三年行動機遇,主動謀劃,在已經完成的項目的基礎上,夯實細節,努力使崇陽河港真正成為集防洪、灌溉、飲水、産業、文化、旅遊于一體的生態畫廊。(文/圖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陳會君 通訊員 汪佳 馬彪)

編輯:李燕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