驕陽似火。
7月13日,武漢市黃陂區姚家集,腳下碎石炙熱,中交二航局項目副經理熊天祥脖子挂著毛巾,抹把汗水,指揮攤鋪機鋪設5公里路基水穩層。這裡位於武漢至大悟高速公路的大悟交界處,塔吊林立,路基已現雛形。
“標段投資過半,衝刺年內主線貫通目標!”熊天祥對湖北日報全媒記者説。
這是武漢城市圈各城市道路破瓶頸、補短板、密織連接線的生動體現。武漢城市圈同城化發展,交通一體化是硬支撐。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推進“一主引領、兩翼驅動、全域協同”區域發展佈局的決策部署,剛出臺的《武漢城市圈同城化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1-2023年)》梳理需要儘快打通的市際斷頭路項目,其中已列入規劃建設的高速公路和其他道路22條。
能早則早,能快則快。記者探訪發現,圈內9城市各部門正以“拼、搶、實”的狀態和作風,早謀劃早動工,搶時間搶進度,力爭儘快打通圈內瓶頸路並顯成效,形成人行便利、物流通快的交通新格局。目前,22條武漢城市圈瓶頸路段近七成已動工建設,餘下的公路也有望于年底開工,所有工程最遲于2024年底完工。
高速公路唱主角
武漢至大悟高速公路,是湖北“九縱五橫三環”高速公路佈局的重要項目,分兩段建設,均已動工。而武漢至河口段,記者看到,多個標段正熱火朝天加油幹,力爭明年上半年建成通車,屆時大悟至武漢只需要1個小時。
上好生態底色,書寫綠美答卷。中交二航局的預製梁場,竟建在20多米寬的路基上。為啥?“儘量少佔耕地,保護生態。”熊天祥説。在鋼筋雲工廠,只見寥寥幾名工人在作業。“嘩”的一聲,幾秒鐘,一截鋼筋按標準“裁剪”成型。科技創新,在武漢城市圈在建高速公路上比比皆是。
高速公路,是城市之間的“大動脈”,也是交通補短板的重點。在武漢城市圈22條瓶頸路段中,高速公路唱主角。記者了解到,這22條瓶頸路段共計500多公里,計劃投資600多億元。其中400公里為5條高速公路,其餘為國省幹線公路以及市政道路。5條高速公路分別為武漢至大悟高速公路武漢至河口段、武漢至陽新高速公路武漢至鄂州段、武漢至天門高速公路、沿江高速公路武漢段和硚口至孝感高速公路二期。目前,上述高速公路均已動工,計劃于明年全部建成,高速路更抱緊武漢城市圈。
高標準打造精品
眼前的倒水河大橋,工程車穿梭,數十名工人正在現澆梁。6台黃色塔吊舞動,一個個橋墩矗立在500米寬的河面。
這是記者在G347武漢新洲段(內園灘至紅嶺)改建工程工地看到的一幕。難,在魚塘上修路,土方量是同類工程的10倍。鳥瞰工地,全長17公里多的高架橋墩蜿蜒前行。
“克服雨水多等困難,搶枯水期施工,力爭大橋年內合龍,整個項目計劃明年底完工,比合同工期提前9個月。”中鐵十七局項目總工張維介紹,目前有1200多人在工地揮汗如雨,樁基已完成80%,架設箱梁800多榀。
該項目也稱G347國道江北快速路東延線,對接始於二七長江大橋下的江北快速路,路寬33米,一級公路標準,雙向六車道,總投資約28.3億元。這條沿江修建的快速路,參照高速公路標準建設,但免費通行,是打破武漢至黃岡方向交通瓶頸的惠民路。
沿項目東進,總投資約6.2億元的G347國道舉水河大橋建設工程,正緊鑼密鼓籌劃,新洲區與團風縣正積極推進,計劃年內動工,預計2024年建成。屆時,從武漢至團風車程不到一小時,比現在提速近一倍。此外,繼續東擴的G347國道工程,還將黃州、浠水、蘄春、黃梅等縣市區與武漢聯繫得更緊密。
高標準打造精品工程,把瓶頸路、斷頭路儘快建成快捷通道,這是圈內城市的共同心聲。新洲區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張亞元表示,為讓G347國道新洲段工程早日建成,區政府特事特辦,對修路給予充足資金保證,把目標逐個分解,把任務逐項落實。
“武漢城市圈同城化,首先公路要破瓶頸。”省交通運輸廳公路事業發展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22條瓶頸路中,屬地涉及武漢市的有17條,其餘5條為圈內城市之間的連接線。發揚釘釘子精神,一錘接著一錘敲。(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戴輝 實習生 沈鵬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