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5頭到101頭 江豚暢遊天鵝洲長江故道
來源:湖北日報  |  2021-07-15 09:20:29

從5頭到101頭 江豚暢遊天鵝洲長江故道_fororder_01

中科院武漢水生所專家在水中放入專門儀器,給江豚作檢測。(圖片由中科院水生所提供)

從5頭到101頭 江豚暢遊天鵝洲長江故道_fororder_02

飼養員給江豚喂食小魚。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汪訓前 攝)

  從空中俯瞰,石首天鵝洲長江故道猶如一枚小小的“C”形環,係在長江腰身上。

  不知何時,滔滔江水不斷沖刷,終於掙脫束縛,將“九曲回腸”的荊江石首一小段裁彎取直,形成新的通道,留下天鵝洲故道供人們遐想。

  1992年,湖北長江天鵝洲白鱀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成立,科研人員嘗試利用天鵝洲長江故道,對長江瀕危物種白鱀豚、長江江豚等進行遷地保護。然而,白鱀豚蹤跡難尋,這一長江旗艦物種沒能進入天鵝洲長江故道,于2007年被宣佈功能性滅絕,遠離人們的視線。幸運的是,5頭長江江豚在天鵝洲長江故道繁衍生息,至今已增至101頭。

  天鵝洲長江故道成為長江江豚種群數量最多的保護區,石首市因此被稱為“中國江豚”之鄉。國內外專家認為,天鵝洲是長江江豚遷地保護成功的範例。

  人工繁育的“萌萌”一週歲啦

  7月9日,天鵝洲長江故道。

  上午11時,飼養員丁澤良拎一小桶刁子魚來到網箱科研基地,為長江江豚喂食。湖北日報全媒記者獲准進入現場,一睹全過程。

  “噗——噗——噗……”不一會兒,一陣呼氣聲傳來,水面泛起一圈圈漣漪,兩頭一大一小的江豚探頭躍出水面,先後將丁澤良手中的小魚叼走。

  “每天喂4餐,每頭江豚一餐吃1公斤小魚。”丁澤良説,冬天每頭投食量增至1.5公斤。

  網箱基地目前餵養著“天天”和“萌萌”,這兩頭江豚是父子倆,“天天”15歲,“萌萌”于6月10日滿一週歲。“工作人員為‘萌萌’慶生,它高興地在水面翻躍。”丁澤良説,保護區工作人員視江豚如同家人一般,感情深厚。

  “萌萌”是網箱基地人工繁育的第二頭江豚。2016年5月22日,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等科研人員在此人工繁育出“貝貝”,屬國內首例,全球首創,標誌著我國長江江豚人工繁育取得重大突破。

  保護繁育長江旗艦物種,天鵝洲長江故道因此獲得新生。

  據湖北長江天鵝洲白鱀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主任胡良慧介紹,上世紀八十年代末,政府部門在天鵝洲長江故道建立保護站,對長江瀕危物種實施遷地保護。1990年,天鵝洲長江故道迎來5頭長江江豚,三雌兩雄,開展江豚生境適應性實驗,為白鱀豚遷地保護做先期準備。

  天鵝洲長江故道生態環境優良,適合江豚繁衍生息。至2006年,故道江豚數量增到近20頭。

  “2006年,國家撥款500萬元,在故道建設網箱,準備將白鱀豚遷移進來進行保護實驗。”胡良慧説,當年,來自中國、美國、英國、日本等6國的科學家沿著長江尋找白鱀豚。遺憾的是,近兩個月的科考,科學家們沒有發現白鱀豚。2007年,白鱀豚被宣佈功能性滅絕。

  長江江豚代替白鱀豚,成為長江旗艦物種,被實施重點保護。因此,天鵝洲長江故道的江豚遷地保護備受關注。

  江豚挺過三次自然災害

  湖北長江天鵝洲白鱀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石首市境內,轄89公里長江石首段和21公里天鵝洲長江故道水域,面積217.77平方公里。其中,天鵝洲長江故道寬1000-1200米,面積30平方公里左右。

  天鵝洲保護區管理處在編人員只有13人。“要管理好這麼一大片水域可不容易,必須借助社會力量。”管理處黨支部副書記楊廷超説。

  54歲的丁澤良原本是漁民,15歲起就在長江捕魚。1992年,他受聘保護區,目前成為網箱基地專職飼養員。

  2018年,天鵝洲長江故道率先實施禁漁。幾名漁民也像丁澤良一樣加入江豚保護隊伍,上岸變身巡護員。

  39歲的孫海文歷經風吹日曬,皮膚黝黑。他每天騎著摩托車沿著岸線巡護兩趟,一趟3個多小時,巡程100多公里,防止有人放網、布地籠等非法捕魚,誤傷江豚。

  從小在長江摸爬滾打,這些巡護員個個練就一身水上功夫。今年5月,首屆長江江豚棲息地巡護員競技賽在監利舉行,來自江蘇、江西、湖南、湖北、安徽5省8個保護地的巡護員參加角逐。孫海文和搭檔獲得第二名。

  長江江豚憨態可掬,被譽為“微笑天使”,守護這些寶貝,並非一帆風順。三次自然災害,讓保護區管理者驚心動魄。

  1998年特大洪水,天鵝洲長江故道一片汪洋,洪水淹至保護區辦公樓二樓,部分江豚遊入長江。

  2008年冰雪災害,天鵝洲長江故道一夜之間突然結下厚厚的一層冰。“江豚為了出水呼吸,頂撞冰層,傷痕纍纍。”楊廷超説,保護區連夜組織鐵船破冰,才不至於江豚遭受滅頂之災。“讓人痛惜的是,6頭江豚由於傷口感染而死亡。”

  2011年大旱,天鵝洲長江故道水位降至極值,江豚活動範圍狹窄。“因為灌溉問題,周邊村民與管理處發生衝突。”楊廷超説,後經協商,保護區先從長江抽水至故道,再放水灌溉,衝突平息。

  向外輸出24頭江豚

  30年精心呵護,天鵝洲保護區江豚數量逆勢增長。今年4月底進行的普查顯示,天鵝洲長江故道江豚數量達到101頭。

  “故道江豚種群數量達到環境容納量,為向外輸出創造了條件。”胡良慧説。

  5月9日,農業農村部發佈消息,天鵝洲保護區向7個遷入點輸出長江江豚19頭。這是我國迄今最大規模的長江江豚遷地保護行動。

  天鵝洲故道已成為重要的江豚種質資源基地。據介紹,2015年至今,天鵝洲保護區先後向長江新螺段、湖北監利何王廟、安徽安慶西江、安徽銅陵等保護區以及其他宜遷的棲息地輸出24頭江豚。同時,從江西鄱陽湖輸入8頭江豚,實施江豚種群基因交換。

  天鵝洲故道江豚基因豐富。“一頭取名‘阿寶’的江豚近30歲,非常罕見,繁衍了3代,其壽命相當於人類100多歲。”胡良慧説。

  而今邁步從頭越。2019年機構改革,天鵝洲保護區由省農業農村廳轉隸至湖北省林業局管理。

  “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自然保護區歸口管理,更體現出動植物資源保護的職責與使命。”省林業局相關負責人説,近兩年多來,省林業局專門撥出項目資金1300多萬元,支持天鵝洲保護區改善基礎設施,實施濕地修復工程,為江豚營造更好的生態環境。

  今年2月,經國務院批准,國家林草局、農業農村部公佈新修訂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其中長江江豚升級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

  江豚,這一長江旗艦物種,來自大自然的“微笑天使”,在人們的精心呵護下,暢遊長江。(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汪訓前 通訊員 趙輝 王成 實習生 黃晨)

編輯:李燕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