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一樁公益訴訟揭開一段紅色往事 黃石地方黨組織在這裡萌芽
不少人趕到油鋪灣1號,重溫黃石工運革命歷史,緬懷工運先驅。
“黃石第一個地區性黨組織就是在這裡萌芽。”7月21日,在黃石市西塞山區八泉街道油鋪灣1號黨史陳列館內,義務講解員張歡向到訪的10多名社區工作人員介紹。
1921年9月,著名工運領袖林育英受中共武漢區委委派,來到黃石開展工人運動。當時黃石産業工人有1.3萬人,油鋪灣毗鄰上窯碼頭和企業工礦,交通發達、人流聚集,林育英便啟發相熟的工友們租下了油鋪灣1號,借開設茶館之名,向來此歇息的工人講解社會現狀,分析階級鬥爭出路。
星火一經播撒,瞬成燎原之勢。1922年,林育英牽頭成立中共大冶鋼鐵廠黨小組,此後他通過油鋪灣1號串聯工人,陸續在華記湖北水泥廠、大冶鐵礦、富源煤礦和富華煤礦成立黨小組,並最終促成黃石最早的地區性黨組織——中共(黃石)港(上)窯(袁家湖)湖支部委員會的成立。
“當初經林育英介紹入黨的13名本地工人,到1926年,已在黃石發展了100余位黨員。”張歡説,這批矢志革命的黃石兒女,在隨後的下陸機修廠大罷工、中共黃石港地委成立、南昌起義等革命事件中都扮演了重要角色。
2013年,因八泉街進行城中村改造,油鋪灣1號獨特的徽派古建築風格引起了當地老居民熊忠武的注意。“當時除了右邊一面墻,其他地方都垮了。”熊忠武説,他為了保護該古建築,多次聯繫有關部門前來確認。2019年,油鋪灣1號被正式列為黃石市歷史建築。
然而,由於它的修繕工作進展不快,今年3月,在了解到油鋪灣1號的重要紅色歷史地位後,黃石市人民檢察院正式以行政公益訴訟立案審查,向黃石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送達檢察建議,建議其依法履行行政監管職責,督促相關責任單位立即啟動油鋪灣1號修復整改方案的編制及審核批准程式,並對修復整改全程監管,恢復歷史建築原貌。黃石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收到檢察建議書後,依法督促西塞山區政府在4月啟動修繕工作。此後,不止該局工作人員每週都到現場督導施工,黃石市人民檢察院的檢察官也會每半月例行前來查看維修狀況。
6月28日,油鋪灣1號黨史陳列館正式開門迎客。整棟建築窗畫花格、青磚黛瓦,3個套間內展覽著相關黨史資料和本地歷史照片。“以前從來不知道這段歷史,這可是我們西塞山區自己的紅色聖地。”當天就趕來參觀的西塞中學教師張珍菊説。
“開館以來,每天都要接待七八批參觀者,總量近百人。”上窯社區書記徐素芳介紹,現在館內配有9名義務講解員,均是當地街道辦和社區的工作人員。“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完善館內二樓展陳,豐富多媒體內容,為來訪者帶來沉浸式體驗。”(文/圖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馬文俊 通訊員 陸紅婷 實習生 楊潤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