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明楚王墓入選湖北省首批文化遺址公園
來源:長江日報  |  2021-09-06 10:47:28

武漢明楚王墓入選我省首批文化遺址公園_fororder_01

武漢明楚王墓。

  9月5日,湖北省荊楚大遺址傳承發展工程推進會為明楚王墓、屈家嶺遺址、龍灣遺址、炎帝神農故里、東坡赤壁、關陵等6處文化遺址公園授牌。

  今年4月30日,湖北省政府網站發佈通知,屈家嶺遺址、明楚王墓等6處遺址被批准成為湖北省首批文化遺址公園。專家介紹,首批入選的6處文化遺址公園都是具有重要歷史、科學、藝術價值的荊楚大遺址傳承發展工程項目。其中,武漢明楚王墓、荊門屈家嶺遺址、潛江龍灣遺址屬於考古類別的文化傳承項目;隨州炎帝神農故里、黃岡東坡赤壁、宜昌關陵是重要的文化景觀。它們承載的文明起源、楚文化、三國文化等主題是荊楚大遺址傳承發展工程的重要內涵。

  明楚王墓埋葬著8代9位楚藩王及王妃,從明初朱楨在此修建王陵開始,一直延續到明末,形成了較為完整的明朝藩王喪葬體系,且大部分墓冢和建築基址保存較為完整,對研究明楚王的世系、家族歷史具有重要意義。明楚王墓建築格局、形制自成地域風格,是研究明朝藩王喪葬等級和禮儀制度演變的珍貴實物資料,也為研究明朝武漢地方的政治、經濟、文化、風俗等提供了珍貴實物資料。

  武漢市文化和旅遊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作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武漢曆史悠久、底蘊深厚,是荊楚文化的發源地之一,現有市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275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3處,居副省級城市前列。盤龍城遺址、明楚王墓等大遺址及眾多歷史文化遺存是武漢的歷史根脈。

  武漢市堅持“保護第一、合理利用”的原則,積極推進荊楚大遺址傳承發展工程建設,取得了良好成效:盤龍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成功掛牌,明楚王墓入選湖北省首批文化遺址公園,初步形成“北有盤龍城,南有九王寢”的遺址公園格局。(長江日報記者萬建輝 通訊員吳怡蓉)

  連結>>>

  “十四五”時期

  湖北至少新增12處文化遺址公園

  9月5日下午,湖北省荊楚大遺址傳承發展工程推進會在漢召開。會上提出,湖北力爭“十四五”時期新增掛牌2處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立項3處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遴選公佈不少於12處湖北省文化遺址公園。

  荊楚大遺址是荊楚大地悠久歷史文化的實物見證,是荊楚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凝結著中華文明的發展歷程和光輝燦爛成就。目前,湖北省已編制完成荊州片區、走馬嶺遺址等33處文物保護規劃;劃定並公佈了所有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的大遺址保護範圍與建設控制地帶;專職保護管理機構不斷加強,盤龍城、銅綠山、屈家嶺、龍灣、擂鼓墩、蘇家壟、走馬嶺、鳳凰咀等大遺址專職保護管理機構相繼成立;實施屈家嶺遺址、擂鼓墩曾侯乙墓等大遺址本體保護展示、環境整治、安全防護等項目50余項,消除了一大批大遺址安全隱患,恢復了歷史風貌。

  2018年以來,全省組織開展盤龍城遺址、屈家嶺遺址等30項大遺址主動性考古發掘,荊門城河遺址、隨州棗樹林墓群入選“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胡家草場、石家河遺址入選“考古中國”重大項目,實證了荊楚文明在中華文明多元一體格局中的重要地位。

  通過實施大遺址環境整治、展示體系建設、配套服務設施建設,湖北省提升了大遺址教育、科研、旅遊功能。荊州熊家冢、武漢盤龍城等2處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已建成開放,銅綠山、龍灣、石家河、屈家嶺、蘇家壟等5處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獲國家文物局立項,武漢明楚王墓、宜昌關陵等6處被省政府公佈為湖北省首批文化遺址公園,龍灣考古遺址公園、炎帝神農故里、東坡赤壁等建成A級以上景區,初步形成“人類起源”“文明起源”“楚文化”“紅色文化”等主題的荊楚遺址公園體系,大遺址成為文旅融合發展的重要載體和促進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引擎。(長江日報記者萬建輝 通訊員邢君成)

編輯:李燕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