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科學分類 集約建設 孝南村莊規劃入選自然資源部典型案例
孝南區肖港鎮村莊航拍圖。(通訊員 王建強 攝)
8月底,孝感市孝南區肖港鎮堰邊村黑石砦完成了包括塘堰整治、道路黑化、雨污分流在內的基礎設施升級改造。
目前,孝南區已完成87個村莊佈局規劃,並啟動4個示範村建設,堰邊村是其中一個。按照規劃,堰邊村5個自然灣只保留3個。黑石砦因古樹、石砦等生態文化資源,作為特色保護類自然灣保留了下來。
對村莊進行科學分類,是孝南全域村莊佈局規劃一大亮點。今年5月,自然資源部徵集國土空間規劃優秀案例,《孝南區全域村莊佈局規劃》最終入選,作為典型案例在全國推廣。
孝南建立村莊發展基礎信息庫,按村灣規模、土地集約利用率、村莊交通條件、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設施分佈、村莊特色等6大類、18個指標,將全區203個村、2420個自然灣劃分為城郊融合、集聚提升、撤並搬遷、特色保護等4種類型,避免了村莊建設無分類、無重點、無方向的共性問題,為村莊集約建設提供了依據。
數據顯示,目前孝南農村宅基地總規模為72.7平方公里,農村常住人口人均建設用地面積達300平方米。通過村莊佈局規劃,該區計劃到2035年將自然灣縮減至644個,農村宅基地面積縮減至32.7平方公里,縮減比例達到54%。同時在村灣佈局調整中,該區嚴格推行“一戶一宅”政策,引導農村戶籍非常住人口退出宅基地,力爭將農村人均用地面積控制在120平米以內。
該區探索村莊集並插空式和擴增式安置新模式,將撤並搬遷村灣內的居民安置到中心灣內部閒置土地上,或安置到中心灣週邊,在不破壞村莊原有肌理、承載鄉愁的基礎上,有效盤活農村存量用地。比如,肖港鎮長安村,撤並徐家塘、祠堂灣68戶,搬遷至中心灣章程崗,整理出5.78公頃宅基地,用於村莊産業發展。
村灣佈局調整,有利於整合資源提升農村公共服務水準。該區按照農村“15分鐘生活圈”標準,明確了各層級村莊公共服務設施配套標準。比如,規劃要求中心村必須配套幼兒園、綜合文體服務中心、綜合廣場、衛生站、集市、小超市、快遞網點、老年活動中心、老年人互助活動室、社區中心、村委會、警務室等公共設施。“在中心村,村民騎電動車、摩托車15分鐘可抵達這些公共服務場所。”孝感市城鄉規劃建築設計院副院長楊曙霞。(湖北日報記者陳春保、通訊員陸新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