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甸奓山街星光村舉辦民俗表演,豐富村民生活。(資料圖)
新華網武漢9月6日電 題:蔡甸全力推進全域鄉村振興
連迅、劉生輝、方軍
武漢市蔡甸區地處漢江與長江匯流的三角地帶,區內河汊縱橫,有大小湖泊28個,全市最大的生態“綠肺”沉湖濕地坐落其間。近年來,蔡甸依託自身生態環境精心謀劃發展項目,全域推進鄉村振興建設,推動農業高品質發展,有力促進了農村社會和諧穩定。
蔡甸索河街石山堡村梓龍生態農業園,村民採摘成熟的花椒。
發展生態農業打造産業興旺引擎
初秋時刻正是花椒成熟採摘季,走進蔡甸索河街石山堡村梓龍生態農業園,椒香四溢、沁人心脾。冷藏倉庫裏,顆粒飽滿的青花椒被分裝打包後運往全國各地。
花椒屬落葉小喬木,在我國種植歷史悠久。除作為百姓廚房中常見的調味料外,花椒的果皮、根莖、種子都可入藥,也可加工製作肥皂,具有較高的栽培價值。2017年,當地人李建經過考察,認為石山堡村的撂荒地十分適合種植花椒,於是在索河街成立梓龍實業有限公司,流轉石山堡村荒地380畝,大力發展花椒種植。
“新苗3年挂果,6年進入豐産期。每年5月花椒開始挂果,7、8月開始採摘。”李建説,2020年公司花椒産量2萬多斤,未來進入豐産期後每年能收穫花椒青果8萬斤,銷售收入將非常可觀。
李建的公司給當地村民增加了不菲收入。石山堡村民不僅拿到了每畝荒坡500元的土地流轉收入,還能長期在花椒基地打工。梓龍實業有限公司常年聘請5名村民作為固定管理人員打理花椒基地,收穫季用工高峰期花椒園每天要招聘60多人採摘,村民在這裡每天有100元左右的收入。
石山堡村昔日的荒山、荒地、荒坡不僅披上了綠色“外衣”,花椒産業還成了村民增收的“搖錢樹”。李建説,下一步梓龍實業有限公司在加強自身建設的同時,將走“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帶動索河街石山片農戶,利用房前屋後的丘陵空地發展花椒種植,讓更多的村民實現增收。
如今,發展現代農業、生態農業、特色種植已經成為推動蔡甸鄉村經濟産業發展的強大引擎。蔡甸區農業農村局局長許傳波介紹,蔡甸糧食作物播種面積達31萬畝,蓮藕、西甜瓜、藜蒿、名特水産等特色農産品種養規模達45萬畝,是武漢市重要的“菜籃子”基地。2020年,蔡甸完成農産品加工産值105億元,促進村集體增加收入1093萬元。
蔡甸永安街火焰村十里蓮華養心谷一角。
美麗鄉村建設讓村莊重回生態宜居
荷葉田田,稻花飄香,一條石板小路在荷塘稻田間曲折蜿蜒。遊客穿行在蔡甸十里蓮華養心谷,遠離城市的喧囂,在慢生活中愉悅身心。
蔡甸十里蓮華養心谷位於蔡甸永安街火焰村。火焰村曾因交通不便、産業基礎薄弱,村裏一半以上的家庭房屋空置,農田拋荒嚴重,大量勞動人口去往異地發展。
2019年,連接火焰村的蔡甸區嵩陽大道修通,給當地發展帶來良機。武漢荷香源農業公司總經理鄧永勤抓住機會,來到火焰村流轉土地385畝,積極參與美麗鄉村建設,打造十里蓮華養心谷這一農旅融合新地標。
鄧永勤介紹,公司與街道及村民代表經過多輪商討,並實地考察韓國民宿群、浙江莫幹山、雲南大理民宿等經典項目後,火焰村的發展有了明確思路:通過美麗鄉村建設與産業發展相融合,採取集規劃、設計、施工、運營于一體的管理新模式,火焰村將打造囊括民宿、農業園及酒店餐飲配套,滿足遊客吃、住、行、遊、購、娛、參與體驗、康養等功能的旅遊文創綜合體。
經過建設,十里蓮華養心谷在火焰村落地,村裏385畝曾經的拋荒土地變身茶園、果園、菜園、花園、稻園和一個香水蓮花池,遊客在這裡可採摘、野遊,也能學到農業科普知識。十里蓮華養心谷建成50間各具風格的民宿,遊客入住可享受鄉間慢生活。這裡還建成了集餐飲、文創、産品銷售、會議于一體的鄉村振興綜合服務中心,及田野咖啡屋、BBQ燒烤廳等20余個項目,讓遊客體驗了不一樣的農家樂。
十里蓮華養心谷于2020年國慶黃金週期間正式向遊客開放,8天時間接待遊客近萬人,旅遊收入達30萬元,實現了開門紅,很快成為網紅打卡地。十里蓮華養心谷的走紅讓火焰村重新恢復生機,不少外出務工村民重新回到家鄉發展。現在,村民們不僅享受到了土地流轉租金,還能在園區從事種植、綠化等工作,一年增加四五萬元收入。短短兩年時間,火焰村實現脫胎換骨的“三變”:土坯房變民宿,荒地變良田,農民變管家。
許傳波説,美麗鄉村建設讓許多鄉村重回生態宜居,為鄉村振興帶來新活力。2020年,蔡甸區建成市級美麗鄉村45個,吸納社會投資28億元建成共享農莊400戶,區內各村塆面貌明顯改善提升。全區休閒、民宿、文創等新業態蓬勃發展,生態文化休閒旅遊成為村民重要收入增長點。
蔡甸奓山街星光村一角。(資料圖)
鄉風文明基層社會治理不斷改善
蔡甸奓山街星光村2020年村集體經營性收入過億元,村民人均收入3.5萬元。村裏建設與城市社區無異,房前屋後乾淨整潔。
“村民脫貧致富了,還要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實現鄉風文明有效治理。”星光村黨委書記唐業會説,去年以來,星光村以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建設為契機,利用紅色文化建設凝聚民心,不斷提高基層社會治理能力和治理水準。村黨委引導村民制定13條村規民約,在全村開展政策法律、先進文化、致富信息、文明習慣“四進農家”活動。村裏每年評選優秀黨員、致富能手、創業標兵和好家庭、好公婆、好媳婦,提高村民文明素養。
村民張明翠今年63歲,是村裏公認的“好婆婆”。居家,家庭和睦,家人互敬互愛。在外,她是有名的“熱心腸”,誰家有困難,她總愛“管閒事”幫一把,從不嫌麻煩。閒暇時張明翠就會與村裏其他“好婆婆”聚在一起開“例會”聊家常,分享各家相處之道,為和諧家庭和諧村莊建設出謀劃策。
民風淳樸、村風煥新,營造出安居樂業的村灣環境。星光村實現了無失業、無輟學、無低保、無刑事案件,村民幸福指數節節攀升,成為遠近聞名的“全國文明村”。
一花獨放不是春。星光村還聯合周邊紅焰村、新安堡村、丘林村、三紅村等4個村,實行“1+4”聯村發展模式,積極探索區域聯村發展之路。星光村帶動4個集體經濟空殼村一舉發展成為年收入超500萬元的富裕村,走出了一條經濟強村帶動經濟弱村共同致富的新路子。
蔡甸消泗鄉舉辦油菜花節,助力鄉村振興。(資料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