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蔡甸奓山街道星光村加強美麗鄉村建設,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新華網發 陳亮攝
新華網武漢10月13日電 鄉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近年來,武漢市蔡甸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大力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移風易俗弘揚時代新風,全區煥發出鄉風文明新氣象。
“事有前因後果,心有忠善姦惡。損人利己不可,安分守己常樂。善惡到頭有報,同室操戈切莫……”在蔡甸區索河街一處居民家中,經常會傳出一位老者悠揚的説唱聲,伴隨著村民的叫好聲。這樣一種通過説唱結合的方式來傳遞“善文化”的文藝曲種,當地稱之為“善書”,距今已傳唱有近300年曆史。
這位説唱“善書”的傳承人叫袁宏新,今年已經80歲。袁宏新講述,他説唱善書是跟師傅袁大昌學習的。“師傅講的善書,輕重緩急拿捏得很好,很快就讓人入戲。上世紀80年代,師傅除了在蔡甸的鄉鎮演出外,還經常到漢川等地演出。”袁宏新説。
作為當年蔡甸侏儒糧管所“能説會唱”的文藝骨幹分子,袁宏新被善書多變的表演形式、傳遞向善的精神深深吸引,40歲時正式拜在袁大昌老先生門下學習。“善文化是中國的優秀傳統文化,自己當初拜師學藝,就是被善文化折服,想把這種文化傳承下去。”如今,隨著人們生活水準的不斷提高,來看袁宏新説唱表演的群眾越來越多。當地政府積極創造條件,支持袁宏新傳播善文化。
圖為蔡甸玉賢街道“玉蘭花”巾幗志願服務隊自編自演節目,宣傳文明新風。新華網發
一雙快磨破腳後跟的雨鞋、一件半舊的雨衣、一個沾著泥土的手電筒、半瓶用剩下的爽身粉、一根磨得光溜溜的竹桿,一台小小的收音機、一輛破舊的自行車、27本厚厚的工作日記……這是蔡甸區消泗鄉幹部何紅倣去世時留下的遺物。
何紅倣生前曾任消泗鄉水利段技術員、鄉經管站站長、鄉黨委宣傳統戰委員、副鄉長等職務。雖然工作崗位在變,但何紅倣“紮根湖鄉一輩子,服務群眾一輩子”的想法一直未變。何紅倣雖然收入不高,但他總是經常接濟別人。何紅倣經手的資金上千萬,但一分一文都記得清清楚楚,從不為自己謀私利。他工作兢兢業業,從不為自己照相,一心一意為群眾謀福利。2005年6月13日,何紅倣累倒在工作崗位上再也沒能醒來,年僅47歲。
下葬的當天,常年受何紅倣資助的老鄉、在他幫助下建起魚塘的村民、多年得到他關照的福利院老人等共計2000多名群眾自發為這位好幹部送行。何紅倣去世後,群眾一直懷念他。2007年,蔡甸區何紅倣勤政廉政教育基地在消泗鄉文廣中心建成。“每年都有大批幹部群眾前來參觀瞻仰。既是為了緬懷,也是為了學習傳承何紅倣不忘初心、一心為民的精神。”消泗鄉黨委書記陳正華説。
圖為蔡甸組織書畫家進社區寫春聯、送藝術活動。新華網發
蔡甸奓山街道星光村産業經濟發展得好,2020年村集體經營性收入過億元,村民人均收入3.5萬元。“富了口袋,還要富了腦袋。”星光村黨委書記唐業會説,去年以來,星光村以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建設為契機,利用紅色文化建設凝聚民心,不斷提高基層社會治理能力和治理水準。村黨委引導村民制定13條村規民約,在全村開展政策法律、先進文化、致富信息、文明習慣“四進農家”活動。村裏每年評選優秀黨員、致富能手、創業標兵和好家庭、好公婆、好媳婦,引導村民摒棄陳規陋習,培育良好村風民風,提高文明素養。
“一花獨放不是春,一村獨富不是富。”近幾年,星光村聯合周邊紅焰村、新安堡村、丘林村、三紅村等4個村,實行“1+4”聯村發展模式,積極探索區域聯村發展之路。在星光村的帶動下,4個集體經濟空殼村一舉發展成為年收入超500萬元的富裕村,走出了一條經濟強村帶動經濟弱村共同致富的新路子。
“加強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引領文明之風紮根農村,文化強區建設穩步向前。”蔡甸區委宣傳部負責人介紹,近年來,蔡甸區常態化開展移風易俗工作,進一步完善了 288 個建制村的紅白理事會,強化移風易俗文明建設區、街、村三級聯動。全區堅持以文化人,共建成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361 家,實現街道、鄉、村(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全覆蓋,讓鄉風文明為鄉村振興助力賦能。(連迅、方軍、楊虎)
圖為蔡甸大集街道黃虎村文化墻一角。新華網發
圖為蔡甸張灣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送戲下鄉”弘揚偉大抗疫精神。新華網發
圖為蔡甸侏儒山街道馬賽村建成的革命烈士紀念館。新華網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