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宜城“煉成”23個百萬元村
來源:湖北日報  |  2021-10-18 11:24:24

  原標題:集體經濟修“面子”做“裏子”——宜城“煉成”23個百萬元村

集體經濟修“面子”做“裏子”——  宜城“煉成”23個百萬元村_fororder_01

小河鎮大衝村的康養中心。(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集體經濟修“面子”做“裏子”——  宜城“煉成”23個百萬元村_fororder_02

南營辦事處金山村。(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閱讀提要

  金秋時節,宜城市南營辦事處金山村,道路兩旁的桃林,高低起伏,望不到頭。

  距金山村車程約50分鐘的流水鎮黃衝村,500畝魚稻共養基地裏,谷穗飽滿低垂、魚塘環抱四週、溝路橫豎交叉,一幅水鄉風情畫。

  眼前景象,都指向一個名詞:村集體經濟。2020年底,宜城全市村級集體經濟總收入達1.3億元,同比增長16.8%,190個村全部過十萬元,其中23個村過百萬元。

  190個村全部成立股份經濟合作社

  “黃桃9畝,黃金梨6畝,西瓜20多畝,紅薯3畝,花生、小麥、玉米合起來10畝,一年純收入算下來十七八萬吧。”

  金山村28歲的村民胡長江,話語靦腆,但掰著指頭算賬,心裏明鏡兒似的。以前在武漢搞銷售的他,今年加入了該村楚金山農林專業合作社,借著積攢的銷售經驗,跟老闆、小商販等打交道。

  楚金山農林專業合作社2019年底組建,是一家“村黨組織+專業合作社+民營企業+農戶”的混合所有制經營聯合體,現已吸納社員百餘戶。

  在奔向農業現代化的過程中,合作社是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的重要內容,是探索農村“資源變股權、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民”的有益形式。

  據悉,宜城190個村全部成立了股份經濟合作社,確認集體經濟組織成員42.8萬人,依法依規選舉産生了首屆理事會、監事會,率先在襄陽市完成集體經濟組織登記賦碼頒證工作。

  沸騰的改革實驗室

  改革一環扣一環。從合作社這個線頭,可以牽出一條彩練。

  宜城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總的思路是,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統籌推進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農村土地制度改革,激活“人地錢”核心要素,增強內生動力。

  強化黨建引領。宜城將抓黨建促集體經濟發展工作列為市、鎮黨委重要議事日程,三級書記共抓,“四大家”領導包保,舉辦黨組織書記能力提升班,調整選拔15名致富能手擔任村黨支部書記,吸納160多名致富能人進入村兩委班子,儲備村級後備力量360多名。

  盤活資源資産。該市採取“收審分看判”五字工作法,對農村“三資”全面清查,依法清收“三證”以外的78.6萬畝集體土地、林地、水面等,一律先規範後發包。

  激活經營主體。4300多名黨員領辦3520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通過對接集體經濟組織,流轉集體資源4.15萬畝,增加集體收益1510萬元,村集體收取宅基地有償使用費1510萬元,推進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24宗1831萬元。

  暢通産權交易。建立市鎮兩級農村綜合産權交易中心,打造貫通城鄉的農村綜合産權服務、交易、仲裁三大平臺,全市共開展農村綜合産權交易8960余宗,交易總額近4.85億元,促進了農村集體資産保值增值。

  廣袤鄉村是希望的田野,也是沸騰的改革實驗室。在宜城市農業農村局幹部謝大明看來,在改革大背景下,實際操作過程中,對加強農業規模和組織化程度保持清醒認識,厘清政治擔當與經濟效益之間的關係,鼓勵和支持基層對農民承包地規模經營的探索,同時加強監管,才能有效保護集體經濟組織全體成員的利益和基層社會治理的基礎。

  老百姓得實惠

  村集體經濟的發展,編出一幅農民美好生活的織錦。

  流水鎮黃衝村,上世紀70年代末,曾向國家交售糧食500萬公斤,創全國村級之最,捧回嘉獎令,成為該村的第一塊金字招牌。

  近幾年,産業發展帶動村集體收入增加,目前該村修建了休閒廣場、群眾戲臺、塑膠跑道、籃球場,還投入300萬元修建了老年公寓。“500畝有機稻,每年分紅涉及30多戶,去年,一畝加了50元。家家戶戶的收成算起來,拉平十幾萬元,穩穩的。”該村黨支部副書記趙志富説。

  該鎮劉臺村,有個“獨此一份的”故事。2017年,該村1.1畝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成功拍賣45.2萬元,這是湖北省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首次入市拍賣。

  近年來,劉臺村積極探索打造優質有機稻試驗田,每噸市場售價高於普通稻150元左右,以質換量的有機稻成了村民增收致富的“新法寶”。該村黨支部書記趙永東介紹,該村確定了“企業+合作社+農戶”的合作經營種植模式,通過完善有機稻産業鏈,解決農村農業發展勞力缺失問題,讓老百姓得實惠。

  宜城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給記者算了一筆民生賬:

  村民變股民,股東享分紅,全市已有33個村為群眾分紅380多萬元。

  全市投入項目資金3.4億元建設美麗鄉村,提檔升級“四好農村路”26條319公里,90%以上的村生活污水不再亂排亂放,垃圾處理“戶分類、組清掃、村收集、鎮轉運、市處理”長效機制基本形成。

  集體的錢怎麼用、集體的事怎麼幹,群眾説了算,按群眾意見辦。去年以來村級集體配套投入400多萬元,豐富完善陣地功能,群眾議事兒有了好平臺、好場所、好環境。

  “村集體經濟的發展,是從量的積累到質的突破的過程。黨建引領,全域謀劃集體經濟,堅持‘輸血’與‘造血’並舉,只有實實在在的改變,才能收穫真真切切的掌聲。”該負責人説。(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肖擎 通訊員 何維國 石濤)

編輯:李燕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