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華鱘産卵的季節。10月28日,農業農村部長江辦、省農業農村廳、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荊州市政府在長江荊州段(沙市)碼頭舉行2021中華鱘秋季人工放流活動。當日,“農業農村部荊州中華鱘保護基地”掛牌儀式在荊州市中華鱘保護中心舉行。
“嘩嘩嘩……”放流水槽閘門開啟,一尾尾中華鱘順著滑道,躍入長江。據介紹,本次共放流中華鱘2.4萬尾,規格為500克以上中華鱘人工種群子二代個體。這也是今年在長江荊州段開展的第3次中華鱘人工增值放流活動。
中華鱘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長江水生生物保護的“旗艦”物種。目前,荊州境內共存有中華鱘子一代人工群體1500余尾,佔全國的50%以上,是我國最重要的中華鱘人工群體保種保育基地。
荊州市中華鱘保護中心副主任周青介紹,“農業農村部荊州中華鱘保護基地”掛牌後,將以“保種”為核心,打造中華鱘馴養繁育、野外馴化、增殖放流、對外合作交流、科研及科普教育的示範基地。荊州將繼續加大對中華鱘物種保護的力度,特別是對中華鱘親本保護,力爭2022年建設完成中華鱘的保種基地和育苗繁殖車間。
荊州市農業農村局局長黃君表示,荊州近幾年在中華鱘保護工作中累計投入近2億元,建設了長久性保護基地,成立了荊州市中華鱘保護中心。今後荊州市每年放流中華鱘人工種群個體將達到300萬尾,全力將荊州打造為“中國中華鱘保護之鄉”。(湖北日報記者孟靜、通訊員熊熠、彭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