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體育精神昭昭,荊楚健兒英姿颯爽。2021年,體育史上首次奧運會與全運會同年舉辦,獨特的“體育大年”裏,湖北體育人在兩大賽場不畏強手、奮力拼搏,奧運續寫“屆屆見金”,全運成績超越歷史,盡展英雄湖北、英雄人民的精神風貌。
賽場上每一次搏擊的力量,都源自平時的千錘百煉;領獎臺每一枚閃耀光輝的獎牌,都凝聚著無數人辛勤汗水和默默付出。四年來,從平淡到激情,從平凡到超越,湖北省已然鑄就一支能徵善戰的競技體育鐵軍。
戰鼓猶在耳,征程再出發。
勇於超越自我
咬定目標攻堅克難
2017年天津全運會後,省人民政府出臺《關於加快轉變發展方式推進體育強省建設的意見》,明確提出“奧運續金、全運前十”目標。省體育局錨定目標,制定新奧運爭光行動計劃,全面啟動奧運全運備戰,層層分解目標任務,逐個簽訂責任狀,確保系統上下目標一致、方向一致。
但奮鬥之路並非一帆風順。2020年初,為防控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武漢“封城”76天,湖北省體育部門備戰計劃和節奏被徹底打亂,運動員們面臨著缺少運動器材、缺少保障團隊、缺少防護設備、缺少訓練時間等多種困難,一度産生了焦慮情緒和心理波動。
重大體育賽事競爭激烈,高水準運動員的較量其勝負往往在毫釐之間,每耽誤一天訓練,勝算就少一分。面對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省體育局以“咬定青山不放鬆”的定力、“千磨萬擊還堅勁”的韌性,科學分析利弊,及時調整策略,採取了“三不”(目標不變、標準不降、要求不松)、“三補”(技能不夠體能補、時間不夠加班補、弱項不夠強項補)等措施,堅定了隊伍信心。
目標堅定,方能超越自我。東京奧運會上,荊楚健兒奪得2金3銀3銅,續寫了湖北連續十屆奧運奪金的輝煌,全面超過2012年倫敦奧運會、2016年裏約奧運會的成績。陜西全運會決賽期間,湖北省在前線團部建立臨時黨支部,分析賽況、研究戰術、穩紮穩打,一塊一塊金牌去拼,克服了疫情管控嚴、賽場分佈廣、指揮調度長、臨場變化快等諸多困難,奪得27金18銀15銅,獎牌總數60枚,金牌數和獎牌數超越歷史,排位從上屆的全國第13位上升到第6位,居中部第1位,超世界紀錄1項次,並獲體育道德風尚獎,實現運動成績和精神文明雙豐收。
對比“奧運續金、全運前十”,湖北軍團超額完成目標,向省委省政府和全省人民交上了一份精彩答卷。
提升突破動能
夯實體能鞏固優勢
陜西全運會上,賽艇男子雙人單槳決賽過程跌宕起伏,湖北組合孫露和夏宏宇在最後500米明顯落後的情況下,突破體能極限,奮力衝刺,上演了大逆轉好戲。
湖北隊在逆境中奪冠,不僅令觀戰的湖北代表團興奮雀躍,也讓對手們從心底佩服。陜西全運一役,湖北水師一舉突破20年未奪金牌的困局,獲得6金3銀3銅,躍居全國前列。賽後,有媒體問:“湖北體育取得優異的成績,最大的秘訣是什麼?”湖北體育人自豪地説:“體能、體能!”
體能是運動員競技能力的重要基礎。日復一日地艱苦訓練,才能做到賽場上的精準反應;千萬次地全力奔跑,才能換來百分之一秒的率先撞線。在國家體育總局提出體能強化要求之前,湖北省已率先實施“運動員體能強化工程”,惡補體能短板,決心徹底改變上屆全運會“臨近終點被人超”的局面。近年來,省體育局定期組織開展體能大比武,科學制定達標標準,嚴格加強體能考核,全面強化基礎體能。
在各運動隊的夏訓和冬訓中,運動員們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一週滿手繭、一月脫層皮,基礎體能明顯提升。陜西全運會,一人出戰8個小項的游泳運動員張子揚斬獲3金2銀,傲人戰績的背後其實沒有秘訣,張子揚的日訓練量高達20公里,正是有了超大訓練量的支撐,才換來了他闖關奪隘的捷報頻頻。女足選手王霜在奧運會資格賽上力挽狂瀾,率隊戰勝韓國隊挺進東京,賽後豪言“一天一個一萬米,衝也衝垮韓國隊”。
從省體育局實施的“技能不夠體能補、時間不夠加班補、弱項不夠強項補”措施中,不難看到,荊楚健兒的制勝法寶,就是善於在短處找補,能夠將優勢鞏固,敢於與強者較量。日常訓練中不斷自我加壓、刻苦勤勉,賽場上才能擁有最堅實的依靠,才能釋放突破極限的霸氣。
破局人才當先
創新跨界增強實力
打造競技鐵軍,人才是第一資源。近年來,省體育局“刀刃向內”主動改革求變,創新教練員競爭性上崗機制,打破省市系統、編制內外界限,能者上庸者下,38名教練員落聘轉崗,增強了幹事活力;引進國內知名舉重教練于傑、王國新和韓國知名籃球教練樸鍾千等一批優秀人才,提升教練員隊伍水準;引進劉治宇、巨蕊、吳智強等一批優秀運動員,夯實運動員隊伍厚度,徹底扭轉湖北省競技體育人才“出多進少”的局面。
同時,省體育局還整合多方資源,打造複合型團隊,科技助力備戰工作。保障團隊涵蓋運動營養、機能監測、醫務監督、傷病防治、再生康復、體能訓練與評估、技術診斷與分析、心理諮詢與訓練、信息情報收集與分析、防疫抗疫,反興奮劑風險點管控等領域專家,一大批新技術、新設備、新模式應用於訓練備戰全過程,為提高訓練品質和效率起到了關鍵作用。
隊伍的可持續發展,離不開源源不斷的後備人才。省體育局搭建“1+6+名校+N”的後備人才培育輸送體系,每一個運動項目中心,對接6個省級業餘體校,對接省內中小學、大專院校和各地市業餘體校,深化體教融合,打通人才輸送通道。以新華路體育中心為例,該中心發揮場地、教練等資源優勢,與江漢區教育局密切合作,為近200名體育少年解決“上學難”,實現了體教優勢互補、資源共享。陜西全運會備戰週期,該中心向足球、網球、田徑、水上等項目中心輸送優秀苗子80人,為湖北競技體育人才隊伍注入新鮮血液。
千人同心則得千人力,萬人異心則無一人之用。省體育局始終堅持黨建引領,充分發揮黨支部戰鬥堡壘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加強對運動員、教練員的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教育,不斷增強“為國爭光、為省添彩”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在長期的備戰過程中,省體育局黨員幹部全方位關心運動員的思想情緒、學業情感、家庭困難,注重解決運動員的實際問題,讓運動員堅定拼搏信念,絕無後顧之憂。
三軍用命,人盡其才。過去的四年,湖北競技體育鐵軍打下了堅實基礎,創造了輝煌成績,闖出了目標引領、科學佈局、改革創新的強軍新路。如今,站在新征程、新奮鬥的起點,戰鼓悄然擂響,榮光已成過往,拼搏仍將繼續。英雄的湖北健兒們已凝神聚氣重新投入訓練,積蓄力量,再接再厲,再攀高峰。(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楊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