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初中校園辦起作業“博覽會” 辦數學手抄小報、給古詩詞配畫……作業也可以這麼有創意
二橋中學舉行優秀作業展覽。通訊員柳雅 攝
近日,漢陽區的初中學校先後舉辦作業“博覽會”,老師們減量不減質設計出各式各樣的創意作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多維能力,受到學生們的投票點讚。
■ 同學們為喜歡的優秀作業發點讚貼紙
9日,長江日報記者來到武漢市二橋中學知音校區,這裡在舉行學科優秀作業暨優秀備課設計展覽。記者看到,操場上、樓道裏擺滿了作業展架,在別樣的考場上,師生同臺競技,共同接受同學們的評價。全校師生共同參與,為喜歡的優秀作業點讚,積讚最多的作品全校表彰陳列。
用小報呈現英語對話場景運用,思維導圖梳理化學反應公式,給古詩詞配畫……展板上,不乏融學習性、生活味、實踐性為一體的特色作業。教師們則以“抓常規、促教學、提品質”為主題,進行教學常規大比武。從備課到二次備課,從聽課到反思,將教學準備與作業設計展示出來。
優秀作業展引來不少學生前來觀看、學習。八(2)班胡靈同學説:“原來作業形式如此豐富,既能鞏固所學知識,又培養了我們的動手動腦能力。”同學們紛紛為同伴們工整流暢、美觀耐看的作業發放點讚貼紙。
■ 受歡迎的數學作業:辦幾何模型收集手抄報
如何設計作業才能激發學生的興趣,讓他們更投入地學習?如何設計作業才能找準學生的難點,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武漢第三寄宿中學在八年級開展數學幾何模型收集手抄報比賽。
數學備課組長王松介紹,辦數學手抄小報是一項看似簡單,實則認真細緻的工作。從打格子、收集材料、篩選材料到編輯、排版、繪圖、謄抄等一系列工作都要求學生認真仔細、書寫整潔、自覺檢查、嚴格要求、克服困難。“這在無形中培養了數學習慣,提高了學數學的能力,提升了學科素養。”王松説。
八(18)班張雪麗同學説:“辦數學小報的過程幫助我們梳理了知識點,不僅比刷題效果好,作業的過程也很有趣。寫什麼標題,選什麼方式呈現,用哪些裝飾,都會仔細思考,促進綜合能力的發展。”
■ 特色化“減負”作業已成剛性要求
10月25日,漢陽區教育局初中語文教研室組織了一場區級語文作業“減負”博覽會。各校展出的作業經過學生海選、大眾評選、老師投票等環節,五所學校脫穎而出,為在場的老師們傳經送寶。
記者看到,晴川初中蓮花湖校區將生活的美好和豐富融入語文作業設計中,學生設計精緻典雅的姓名卡片,端莊清秀的詩詞書籤,別致豐富的手繪小書,嚴謹有序的導圖筆記……
二橋中學芳草校區精心設計了古詩文的序列作業。語文老師引導學生以詩人和詩人的朋友自居,發朋友圈互相評論點讚。同時,還開發了很多與古詩相關的課程內容,如繪製團扇、製作書籤等。學生們自己創作詩歌,讓每個學生都化身小詩人。
翠微中學七年級語文組從培養學生語文學科學習習慣進行作業的設計,佈置了練字和“生活萬花筒”作業。
“語文作業的功能就是要幫助學生提升語文核心素養。”漢陽區語文教研員鄒勤點讚了一些在設計上體現科學性兼顧特色的作業。她説,好的作業在佈置上,以品質為核心,從數量、難度、分層三方面進行控制;在作業的評價上,以效果為核心,做到作業反饋及時、合理、多樣。她透露,特色化“減負”作業已經作為初中的剛性要求,每個學校要在日常作業中更加系統、規範地實施。(長江日報記者楊幸慈 通訊員楊學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