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爪魚醫生”爬上高空橋索 檢測效率提升30倍
來源:湖北日報  |  2022-02-09 10:37:13

  原標題:看得準,檢測效率提升30倍——“八爪魚醫生”爬上高空橋索

“八爪魚醫生”爬上高空橋索 檢測效率提升30倍_fororder_01

橋梁檢測師用爬索機器人給斜拉索“體檢”。

  2月2日12時許,位於滬蓉高速公路巴東段的神農溪特大橋上寒風凜冽,湖北交投宜恩運營公司正在對這座通車8年的雙塔雙索面斜拉橋橋索進行“體檢”。

  今天的主角,是一個“八爪魚”形的機器人。

  156根斜拉索,被稱為斜拉橋梁的“生命線”,它們“挑”起了主跨1090米的神農溪特大橋。橋下150米,神農溪水在刀削般的峽壁間衝撞。

  這些拉索的保護套是否開裂?拉索鋼絲有無銹蝕、斷裂?“八爪魚”將給出答案。

  20分鐘爬完一根索

  斜拉索,由高強度的鋼絲組成,其是否“健康”直接關係橋梁安全。按照要求,拉索必須每年“體檢”。

  湖北交投智慧檢測公司的試驗檢測師方振等5人,從麵包車上搬下一個及膝高的方形箱,取出一個折疊著的物件,展開後呈八邊形,上面有4個攝像頭、8個小輪。方振將其纏繞在一根直徑約14釐米的斜拉索上,扣上插銷,繫上一根安全繩,僅1分多鐘就安裝完畢。

  29歲的方振説,這就是爬索機器人,重24公斤,展開後長60釐米、寬高各40釐米,裝有多種電子器件,可遙控操縱。

  接著,技術人員圍著拉索裝了12塊強磁鐵。方振説,這是“磁致伸縮導波檢測系統”,它將通過發射脈衝信號“看清”拉索內的241根鋼絲是否斷裂、損傷。

  開始工作了!只見方振擺弄手中的操縱盤,爬索機器人嗡嗡聲響,上面小輪飛轉起來,“抱”著拉索以每分鐘7米的速度往上爬。

  機器人爬著,方振手中的“遊戲柄”螢幕上顯示著拉索的外表圖像。原來,機器人上的高清攝像頭一路爬、一路傳來實時影像。技術人員盯著影像,判斷有無損傷。

  “快看,有刮傷!”當機器人爬至8.5米處時,方振注意到了異常。他説,對這類小問題,將在打磨後用熱熔膠粘合,並用PVF帶纏包。

  20分鐘後,“八爪魚”已檢測完一根135米的斜拉索。

  一天可檢測70根

  撫摸著爬索機器人,宜恩運營公司第六巡檢辦橋梁工程師李乾讚不絕口。

  山區索橋,塔高索長。以前檢測用高倍望遠鏡看,難以精準,後來用挂籃載人檢測,效率低且危險系數高。李乾説,現在用上爬索機器人,360度無死角、毫米級檢測,一天可檢測70根斜拉索,效率提升30倍。

  李乾算了一下:神農溪特大橋156根拉索、每根長度39-172米,以前人工一天只能檢測兩根,現在兩天就能檢測完所有拉索,技術人員在分析檢測數據和圖像後,形成檢測報告。

  據介紹,這個造價50萬元的爬索機器人已是“爬三代”了,“身板”是碳纖維材料,攝像頭是彩色高清,電池可連續工作9小時,是目前國內最先進的同類設備之一。隨著斜拉橋、懸索橋的增多,這些爬索機器人在湖北省的橋梁維護中開始大顯身手。

  “橋梁醫生”頻現山區高速

  宜恩地區崇山峻嶺,高速公路橋隧比高。“橋梁隱患要抓早抓小,就需給預防性養護插上科技的翅膀。”湖北交投宜恩運營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陳方先告訴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為此,類似爬索機器人的“尖板眼”,開始頻頻出現在宜恩山區高速公路養護中——

  滬渝高速大溪水庫橋下,一台“小型蛟龍”沒入水中。6分鐘後,該設備潛到橋墩底部,將水下墩柱的缺陷等情況通過高清攝像頭實時傳回岸上。

  在賀家坪六號橋、四渡河大橋、馬水河大橋等橋樑上,布設了智慧霧區引導和防撞預警系統,在道路起霧時亮起黃色誘導燈;在易結冰的長下坡、橋梁、高海拔路段,路面溫度智慧監測系統可實時傳送路面溫度。

  目前,湖北省通車高速公路里程超過7300公里,位居中部第一,年均通過車輛逾8100萬台次。據不完全統計,近年湖北省累計投入上百億元,研發應用60余項高速公路運營維護先進技術。(文/圖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戴輝 通訊員 王勇)

編輯:李燕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