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潛江的優勢産業,除了小龍蝦、石油化工,人們還會想起什麼?隨著全國電子材料行業50強企業和電子化工材料專業10強企業扎堆集聚,光芯屏端網配套産業正成為潛江亮麗新名片。
2月18日,中巨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巨芯”)華中基地在潛江開工。作為中國電子化工材料10強單位,中巨芯將華中基地佈局潛江,再次印證光芯屏端網配套企業正加速向潛江聚集。
近年來,潛江依託江漢鹽化工業園、潛江經濟開發區兩大園區,充分發揮豐富的鹽鹵資源和雄厚的化工産業優勢,延伸發展光電子信息和微電子材料産業,先後引進長飛光纖、晶瑞股份、鼎龍控股、北旭電子、和遠氣體、達諾爾科技等一批行業領軍企業,形成了園區內循環、企業間配套的良好産業生態。
鹽化工引來“光芯”鏈
過去白白排掉的氫氣,如今成了香餑餑。
位於潛江王場鎮的中國石化江漢鹽化工湖北有限公司,如今一年靠賣氫氣創收6000多萬元。
氫氣給了誰?主要給了下游光芯屏端網企業。談及氫氣,王場鎮黨委書記李斌一臉興奮,“當年能引進長飛光纖,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王場有氫氣。”
長飛生産光纖預製棒,氫氣必不可少。作為易燃易爆氣體,氫氣是不便運輸的。總部在武漢的長飛曾為之發愁。
潛江審時度勢,主動對接長飛。2017年3月以來,長飛光纖一期至五期項目,接連在長飛潛江科技園投産。
長飛潛江科技園還吸引日本信越、法國液化空氣、普利技術等知名企業入駐,一座省級“光纖小鎮”崛起。
此外,潛江瞄準武漢光芯屏端網産業快速發展機遇,借力江漢鹽化工湖北有限公司富餘的氫氣、氯氣、硫酸、鹽酸等,主動對接配套武漢半導體産業鏈,2019年開始打造微電子材料産業園。目前,晶瑞電子、鼎龍控股、北旭光電等光芯屏端網領軍企業先後落戶該園。
項目集聚效應加速釋放
2月18日,中巨芯華中基地開工。該項目總投資13.8億元,將利用江漢鹽化工湖北有限公司生産的硫酸、鹽酸、氫氣等副産品,加工電子級硫酸、電子級氨水、電子級氫氟酸等7種産品,用於積體電路的製造。
中巨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陳剛説,爭取今年內實現一期項目投産,儘快為武漢新芯、華星光電、京東方等武漢客戶提供服務,助力解決本土供應鏈安全問題。
國內約40家光芯屏端網企業的代表參加此次開工儀式。有參會嘉賓表示:“現在,談半導體材料,不能不提潛江。潛江已成為全國四大半導體材料基地之一,且項目集聚效應不斷增強。”
去年10月,長飛光纖五期項目開工。該項目建成後,潛江將成為全球最大的棒纖(光纖預製棒、光纖)生産基地。
去年底,和遠氣體項目、北旭(湖北)電子材料有限公司項目投産。北旭項目主營業務為光刻膠和特種玻璃粉,産品供給京東方、天馬、華星光電等企業。
近期,晶瑞電子(生産光刻膠等)、慧智科技(生産新型高性能氟碳塗料及樹脂材料)、唐棕新材料(生産新型環保增塑劑)、鼎龍一期(生産CMP用拋光墊預聚體、柔性OLED用聚酰亞胺配套原料等光電半導體領域關鍵材料)、達諾爾(生産配套晶片産品的原材料)、孚諾林(生産國産鋰電池隔膜核心原材料偏氟乙烯聚合物)等項目,將陸續在潛江投産。
建設“光芯”産業核心配套基地
初春,走進江漢鹽化工業園,只見一條條管廊如銀色長龍。這些管廊從江漢鹽化工湖北有限公司牽出,為園區各企業送來必要的氫氣、氯氣、鹽酸等原材料。公司建到哪,管廊就跟到哪。
以王場鎮微電子産業園、長飛潛江科技園為依託,該市大力整合資源與要素,在園區建成現代化綜合化工管廊、污水處理廠、固廢危廢處理中心、熱電聯供、雙回路電源、專業消防等配套設施,助力光芯屏端網配套産業發展。東園深藍環保是湖北省第二大綜合危廢處置企業。永紹科技是國家循環化改造示範試點企業、全省唯一的含氟廢水處理企業,已為長江存儲、長飛光纖、武漢新芯等公司處理氫氟酸廢液。
李斌介紹,市委、市政府領導定期來園區,現場解決企業難題。該鎮成立園區項目建設辦公室,為企業提供高效代辦服務。同時,每日一調度、每週一研判、半月一結賬,確保項目建設中的問題第一時間解決。僅去年一年,就及時化解唐棕項目氯氣管道、晶瑞項目新增電力線路拆遷等問題50余個。
此外,該市瞄準國際水準,正在建設電子半導體材料分析檢測中心,將為企業就近提供高效檢測服務。
“潛江共引進光芯屏端網配套産業項目26個,其中上市公司和行業龍頭投資項目17個,總投資額210多億元。光芯屏端網配套産業産值已突破300億元,稅收突破6億元。”潛江市委書記向斌介紹,該市正搶抓武漢城市圈同城化發展的重大機遇,對標全省“51020”現代産業體系,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和産業優勢,向武漢追光,與武漢同芯,延鏈補鏈強鏈,高品質引進、高標準建設、高效率投産,努力打造服務光芯屏端網萬億大産業的核心配套基地。(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宋效忠 通訊員 杜少華 劉彥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