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今年汛情地災防治形勢分析
來源:湖北日報  |  2022-03-10 14:23:57

  原標題:合力築牢“地災”防治“安全網”——我省今年汛情地災防治形勢分析

  地質災害突發性隱蔽性強,破壞性大,地質災害防治是防災減災工作的重要內容。

  湖北山地丘陵多,地質災害易發多發,點多面廣,防治難度大、任務重。3月9日,湖北省政府召開全省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視頻會議,分析研判天氣氣候和地質災害防治形勢,抓早抓實抓細,全力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加強防範,汛期降雨多發局部集中

  地質災害與汛情雨情高度關聯,多數地災由降雨引起。今年雨情汛情如何?

  “今年以來湖北省氣候時間差異明顯,低溫雨雪寡照時間長。”氣象部門預測,湖北省春季氣溫偏高,降水鄂西北偏多一成,3月中旬後期至下旬、4月中旬可能出現連陰雨天氣。主汛期湖北降水西多東少,鄂西北、鄂北崗地和江漢平原大部降水量350-500毫米,鄂西南和鄂東地區500-800毫米。長江流域主汛期旱澇並重,降水可能“上游多、中下游少”,與常年相比,金沙江下游、嘉陵江、重慶至宜昌、漢江上中游偏多1-3成。

  “綜合分析,今年春季地災風險大。”專家分析,受前期降水影響,全省大部地下水位高,土壤濕度大,加之春季有階段性連陰雨,鄂西北等地發生地質災害可能性大。主汛期鄂西北、鄂西南西部、鄂北崗地降水偏多,特別是梅雨期有強降水集中期,強降水誘發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可能性大。受去年秋汛影響,三峽水庫、丹江口水庫高水位運行,5月至6月將進入水庫水位消落期,容易發生滑坡崩岸。

  受經濟社會發展,人類活動對地質災害影響越來越大。統計數據顯示,去年91%的災害發生在房前屋後和公路沿線高陡邊坡附近,要高度關注建房修路切坡、水庫蓄放水、採礦等引發的地質災害。

  總體而言,今年全省地災防治形勢嚴峻,需強化防範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鄂西山區、鄂北崗地等地災易發區要做好監測預警和避險轉移準備。

  耳聰目明,巧解“隱患在哪、何時會發生”

  地災防治要耳聰目明,知道災害可能在哪,何時會發生。

  去年全省成功預報地質災害27起,避免人員傷亡211人、經濟損失1238萬元,多起由專業監測設備成功預報。

  “今年全省將新建專業監測點2000處,進一步解決‘隱患在哪,何時會發生’的問題。”省自然資源廳有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全省持續推進技術防災,實現人防技防結合,持續開展地質災害風險普查,詳細開展21個縣城、集鎮地災勘察和清江幹流沿岸地質災害詳細調查,累計建成3507處專業監測點,今年新增專業監測點建設也將在汛期前完成。

  高速公路、三峽庫區、丹江口庫區一直是地質災害防治的重點、難點。交通部門已對高速公路橋梁、隧道、高邊坡、高填方、收費站和服務區等重點部位,進行風險隱患排查,建設隱患排查智慧系統,及時發現險情災情。“三峽庫區移民安置點的527處高切坡、丹江口庫區31處高切坡均實行定人、定點、定時監測。”省水利廳總工程師袁俊光介紹,去年三峽庫區移民安置點高切坡産生預警6處,未轉移人員,丹江口庫區高切坡産生預警1處轉移127人。

  地災防治還要加強源頭管控,從源頭消除隱患。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皮少成介紹,近年來緊盯農村宅基地審批建房、涉農項目等重點領域,禁止在地質災害隱患點建房,堅決避開在地質結構不穩定區域開展農業生産和設施農業建設。2021年全省申請宅基地50935宗,剔除在地質災害隱患點建房等不予審批情形,共審批宅基地34669宗,確保從源頭上消除地質災害隱患。(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祝華 通訊員 唐玥)

編輯:李燕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