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長江日報記者從武漢新港管理委員會獲悉,2022年一季度,武漢港集裝箱吞吐量累計完成48.85萬標箱。其中武漢至日本直達航線一季度集裝箱吞吐量漲幅明顯。數據顯示:2021年一季度,武漢至日本直達航線共計2519標箱,而今年一季度共計6046標箱,平均每個航次432個標箱。
武漢至日本直達航線貨運吞吐量大幅增長,原因主要是去年該航線在原有武漢至日本直達航線基礎上進行了延伸,途中停靠韓國釜山港,由此輻射到更大市場,吸引到更多企業。另外,隨著多地需求的不斷增加,該航線在時間和成本上的優勢日漸顯現。
據了解,2019年11月,武漢至日本關西集裝箱直達航線正式開通,由“華航漢亞1”“華航漢亞2”兩艘500箱級集裝箱船執行運營。2020年12月,武漢至日本集裝箱直航航線與中歐(武漢)班列成功對接,形成以武漢為核心樞紐、橫跨東亞—中亞—歐洲的全新國際物流大通道。這條通道,讓日本到歐洲的貨物運輸時間,由45天縮短至22天。數據顯示,主要出口貨物有家電、口罩、耐火纖維毯、紗布片、天然蜂蜜、罐頭、化學原料、模具、射耙材組件、座椅骨架、汽車零部件等,進口貨物有汽車整車、汽車零部件、汽車零部件原材料、鍍鋅鋼卷、包裝材料等。“與鐵路、公路相比,水運具有運能大、能耗小、污染輕等比較優勢,尤其是方便大宗貨物的長途運輸。”不少企業主評價。
經過兩年多發展,武漢至日本直達水運航線已成為中日交通、物流與經濟深度融合的重要平臺,有助於湖北深度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成為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物流樞紐。(長江日報記者 汪文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