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良辰美景夜正酣——興山昭君村打造多元夜經濟擦亮昭君文化名片
香溪河畔的璀璨明珠——興山昭君村
圍著熊熊篝火舞起來,夜晚山村嗨翻天。
晚風和煦,遊戲助興,愜意無比。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昭君村王昭君的美麗傳説,吸引遊客駐足打卡。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漢元樓餐廳品特色小吃;香溪河畔賞絕美夜景;昭君村廣場玩轉各種遊戲……4月26日,三峽日報全媒記者一行來到興山縣昭君村景區,紅火的“夜經濟”吸引眾多遊客前來打卡遊玩。
近年來,昭君村景區依託昭君文化資源,充分挖掘本地傳統習俗及美食文化,打造夜間文化旅遊商業聚集區,利用團建拓展、團隊遊等群團活動,創新開發一系列夜遊活動,“夜經濟”正成為昭君村景區擦亮昭君文化名片的重要載體。
美景美食美不勝收
穹廬月光絹柔,坊間燈火星明。昭君村的夜晚,處處充滿著人間煙火氣。
位於景區主廣場內,露天壩壩席臨溪而擺,四海遊客聚集在此,推杯換盞、家長裏短,好一派祥和快樂的景象。
“來一份牛三鮮火鍋、一份昭君眉豆、一盤炸洋芋片片……”在昭君村景區漢元樓餐廳,來自城區的遊客夏阿姨和朋友品嘗著美食、欣賞著夜景。
歷經兩千多年歲月沉澱,王昭君及其所代表的民族團結和愛國主義等文化內涵已融入到旅遊的方方面面。每當夜幕降臨,昭君村廣場的篝火熊熊燃起,伴隨著歡快的音樂、遊客們手牽著手,邁著輕盈的舞步,如癡如醉。
燈光是夜遊關鍵的“調味劑”。為營造良好夜遊氛圍,景區巧妙運用燈光布景,形成白天、黑夜不一樣的情緒體驗。同時,新增煙火燈光秀,打破單一的夜賞功能,讓遊客樂在其中。
暮色之下,漫步在景區內,長長的臺階兩旁各式綵燈高懸,一字延展開來;建築和樹木上的霓虹不時變換顏色。燦爛星河的燈光讓昭君村披上了華麗的彩衣,猶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青山綠水之間。
除品美食、賞美景外,景區還推出諸多新奇的趣味遊戲,將漢代遊戲投壺與現代遊戲套圈、投球、投骰子等小遊戲巧妙結合,深受廣大遊客的喜愛。同時,還引入了逛會、串巷、看戲等“沉浸式”夜遊活動,讓昭君村搖身一變成為“網紅打卡地”。
團體團建團花簇錦
“昭君啦進花呀,園羅嚯嗨,手拿啊一把啊花籽兒喲……”4月26日晚7點,在王昭君紀念館廣場,昭君村景區原創歌曲《山歌舞韻》的精彩表演贏得興發集團300余名員工掌聲陣陣,興發集團的“五四”表彰晚會在此隆重舉行。
為進一步弘揚昭君文化,擴大昭君品牌影響力,興山昭君村景區深入挖掘昭君文化內涵,大力開展黨、團建拓展和研學活動,不斷加強“昭君”品牌建設。
景區針對黨員幹部開展的拓展課程有重溫入黨誓詞、歌唱祖國、學習興山黨史、觀看警示教育片、參觀昭君歷史遺址遺跡、誦讀詩文碑林等;對普通遊客開設了遊覽昭君村景區、觀看文藝演出、體驗王家祖傳的釀酒工藝、學唱興山民歌等非物質文化遺産、高空滑索飛躍香溪、戶外拓展等體驗活動,增強遊客對昭君文化的了解和傳承。
昭君文化的核心是和平文化和愛國文化。為弘揚和傳承2000年前的昭君文化,昭君村景區致力打造優質研學基地。
研學基地多角度地挖掘昭君文化,提供不同種類的漢服和頭飾,融入漢代小遊戲等諸多環節,贏得了學校、家長和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昭君村2021年7月被評為宜昌市研學旅行優秀基地,基地研發的《史實昭君》被市教育局評定為精品課程。目前,基地正在加大漢代禮儀課程和農耕文化課程的研發,將努力打造成省級優秀研學基地。
文藝文化人文景區
“在中國最美鄉村遊玩,不僅可以看見身著漢服的小姐姐,還可以品嘗昭君美食,更重要的是學習昭君文化。”參觀完昭君故里非物質文化遺産博物館後,來自長陽的遊客李先生感慨道。
“屈原昭君故里,世界旅遊名城”。如何充分發掘昭君文化,利用和美興山豐富的山水資源,助力鄉村振興?昭君村景區總經理周靜説:“興山昭君村發展夜間經濟,就是要充分挖掘昭君出生地的本土特色資源,賦予其更多文化內涵和現代元素,努力打造一批高品質IP打卡地。”在她看來,夜間經濟是一種複合經濟,其所包含的消費元素很多,但如果沒有文化元素的加持,缺乏本地區域文化特點,就沒有了靈魂。
昭君村作為文化底蘊深厚的人文景觀,也是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的傳承基地,景區將昭君文化、景區非遺、品牌文創和特色美食相結合,擴充新奇獨特的活動行銷來刺激遊客夜間休閒消費,為夜市注入文化活力,成功打造融“非遺+文創”“文化+消費”于一體的夜市。
為了讓遊客零距離接觸傳統藝術的魅力,景區創新形成了“非遺+景區”的主題展演模式,主要通過在景區開設非遺展覽和演藝,以非遺傳承人技藝表演、非遺産品展示等方式向遊客宣傳普及非遺的魅力。
如今,“興山民歌”“薅草鑼鼓”“王昭君傳説”等三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地花鼓”“五句子歌謠”等兩個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已經成為景區最具特色的“文化夜宵”。
一城燈火,繁華歸來。夜經濟已經成為鄉村振興的重要引擎。昭君村景區將順應消費升級趨勢,順應消費者新訴求,在特色産品與配套服務上做精做優,讓夜間消費菜單有更多的新選擇。周靜説:“景區將充分圍繞5A創建要求,著力打造桃花潭水景觀、昭君繡樓、古昭君宅遺址展示館、漢代農耕文化博物館和古戲樓等提檔升級工作,讓昭君文化煥發出新時代的獨特魅力,成為情感認同、文化認同、民族認同的精神紐帶。”
(三峽日報全媒記者 元清 通訊員 周靜 張興星 本組圖片由昭君村景區及鄭明強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