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4月9日,在湖北省宜昌市胭脂園長江珍稀魚類放流點,20多萬尾子二代中華鱘苗種被一次性放流長江。新華網發 劉康攝
新華網武漢5月9日電(連迅、李洋)三峽集團中華鱘研究所科研人員日前發佈監測信息:在經過近一個月時間、歷經5省市約1800公里的旅程後,從湖北宜昌放流的中華鱘已陸續抵達長江口。這些中華鱘在長江口進行為期2-3個月的肥育和海水環境適應後,將投入東海懷抱。
4月9日,超20萬尾“子二代”中華鱘在宜昌市胭脂園長江珍稀魚類放流點被放流長江。本次放流是三峽集團開展的第65次放流,所放流中華鱘均為三峽集團2009年以來繁殖培育的子二代中華鱘。本次放流延續“中、青、幼”相結合的科學策略,最大年齡13歲,最小年齡半歲,放流數量較往年得到大幅提升,大規格中華鱘放流數量創歷史新高。
圖為4月9日,在湖北省宜昌市胭脂園長江珍稀魚類放流點,20多萬尾子二代中華鱘苗種被一次性放流長江。新華網發 周星亮攝
三峽集團中華鱘研究所總工程師姜偉介紹,中華鱘是一種海河洄遊性魚類,其90%的生活史是在海洋中完成的。目前,業界對中華鱘在海洋的生活情況研究較少。為了更好研究中華鱘的洄遊規律及海洋生活軌跡和開展中華鱘保護,自上世紀80年代人工增殖放流以來,中華鱘身上往往會攜帶各種“標記”以便於研究監測。2021年,中華鱘研究所還啟動了中華鱘海洋生活史研究,通過衛星標記追蹤中華鱘在海洋的活動軌跡。
4月9日放流的這批中華鱘身上也分別攜帶了不同的“標記”。其中中華鱘背後挂有“T型標記”的,標記上印著中華鱘身份編號和聯繫電話,便於漁民反饋誤捕信息;中華鱘體內被打入了“PIT射頻標記”的,可以通過掃碼器識別,是長期有效的身份標記。本次放流有30尾亞成體中華鱘佩戴了聲吶標記,用於追蹤放流中華鱘降河洄遊至海洋的情況,有13尾體型較大的中華鱘身上新增了衛星標記,可以自動記錄中華鱘活動軌跡、水溫、鹽度等數據,實現對中華鱘從産卵地到入海口的追蹤。
圖為科研人員在給待放流的中華鱘打上聲吶標。新華網發 李茂華攝
“近年來新技術的應用,大大提高了對中華鱘的監測效果。”姜偉説,通過衛星標記追蹤中華鱘在海洋的活動軌跡,科研人員對中華鱘在近海的分佈情況有了初步判斷,發現中華鱘在浙江舟山附近海域出現得比較頻繁。近年聲吶調查評估結果顯示,放流中華鱘進入海洋的最高比例已超過70%。
圖為佩戴衛星標記的中華鱘。新華網發 鄭斌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