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湖北高新技術、“專精特新” 企業跨境融資擴容 可自主借入1000萬美元外債
7月6日,湖北自貿試驗區制度創新成果複製推廣培訓會上傳出消息,湖北省高新技術、“專精特新”企業可在等值1000萬美元額度內自主借入外債。
從境外借入低成本資金,可豐富境內企業資金來源渠道,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支持企業更好地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
據悉,2020年3月,國家外匯管理局湖北分局在中西部率先獲批在湖北自貿區和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開展外債便利化額度試點,允許試點區域內符合條件的高新技術企業在不超過等值500萬美元的額度內自主借入外債,以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增加研發投入。
“2020年,武漢福祿在香港聯交所上市,將境外資金快速便捷地轉入境內公司使用成為難題。”武漢福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財務總監羅娟介紹,借助外債便利化額度試點政策,通過興業銀行武漢分行與香港分行聯動,其子公司武漢一起遊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及武漢搜卡科技有限公司分別辦理了500萬美元外債便利化額度登記。
“中小微高新技術企業資産規模較小甚至為負數,跨境融資難度較大。”中國人民銀行武漢分行相關負責人介紹,常規的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管理模式核定的額度為企業凈資産兩倍,難以滿足中小微企業跨境融資需求。
日前,國家外匯管理局發佈通知,對原外債便利化額度試點進行優化升級,進一步擴大試點範圍與額度。湖北作為前期已開展試點的省份,可享受全部政策紅利,試點區域從湖北省自貿區和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擴大至湖北省轄內所有區域,試點主體類型在原基礎上新增“專精特新”企業,試點額度從等值500萬美元提升至等值1000萬美元,助力更多企業加快創新發展。
截至目前,湖北省內已有4家高新技術企業辦理了跨境融資便利化試點業務,金額共計2138.78萬美元。(湖北日報記者李朝霞、實習生梁顥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