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10億信息點集成“雲端” 孿生虛擬機場比翼齊飛 亞洲第一座航空貨運樞紐首航
7月17日,鄂州花湖機場正式投運。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薛婷 柯皓 魏錸 何宇欣 實習生 黃玉成 攝)
“你是鄂州花湖機場首航航班,今朝天路啟,扶搖向蒼穹!”7月17日11時36分,空管塔臺指令下達,順豐航空機長薛大煒駕駛波音767-300全貨機加速滑行,騰空飛往深圳。
2013年,中國首次超越美國成為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建一座專業貨運樞紐機場”在此背景下醞釀。從次年選址到建成歷時八載,這一刻,亞洲第一座專業航空貨運樞紐——鄂州花湖機場正式首航。
“花湖機場將與武漢天河機場共同構建國內唯一的客貨運‘雙樞紐’,進一步打開內陸‘空中出海口’,成為融入‘一帶一路’的強勁動力源。”中國民航局總飛行師萬向東説。
幾乎同步,距跑道不遠處的機場運行控制中心,一個與實體機場精準吻合的孿生虛擬機場隨之誕生,近4000萬個構件編碼、10多億條信息點在“雲端”集成。
“花湖機場全程深度運用建築信息模型技術,高度數字化、智慧化是最大亮點。”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先林介紹。
在400萬平方米的飛行區,中國工程院院士姜德生帶領團隊鋪設了5萬多個光纖感測器。“這是全球目前傳感網規模最大的智慧跑道系統,可隨時感知場道健康狀況和飛機運行軌跡。”姜德生説。
跑道旁,首期約70萬平方米轉運中心建設步入尾聲。“7條分揀線總長52公里,每小時分揀貨物峰值50萬件,平均每秒139件,一投用即躋身國際一流水準。”順豐集團湖北樞紐項目總監張浩説。
根據規劃,花湖機場年航空貨郵吞吐量近期可達245萬噸,2030年將達330萬噸。“超級運力”得益於完備的集疏運體系:場址緊鄰長江,7個深水港、4條快速路、2條高速路和6條高鐵環繞,遠洋貨輪、中歐班列、高鐵、飛機“同框”,1.5小時飛行圈可覆蓋五大國家級城市群,輻射佔國內經濟總量90%的區域,貨物可“一夜達全國、隔日連世界”。
當天,花湖機場還迎來首個客運支線航班——從北京大興機場飛來的南航CZ5679。按計劃,花湖機場客運首批開通鄂州至北京、上海、深圳等7條客運航線;貨運首期開通鄂州至深圳、上海航線,國際貨運年內開通大阪、法蘭克福航線,今後國內外貨運航線將達60條左右。
“智慧跑道、模擬倣真、無人駕駛等一項項高新技術助力,花湖機場運力有望後來居上,提升我國在全球産業鏈、價值鏈、供應鏈中的戰略地位。”中國民航大學教授曹允春説。(湖北日報記者勁松、劍軍、會君、中華、胡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