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華中科大、武漢理工大、武漢商學院項目今年相繼啟動 中國車谷建設産教融合新城
武漢商學院馬影河校區效果圖。
7月28日,武漢商學院馬影河校區項目在武漢經開區宣佈正式啟動。今年以來,華中科技大學國際教育科技創新園區(軍山校區)、武漢理工大學“三院”和武漢商學院馬影河校區項目三大項目相繼啟動,武漢經開區“高校朋友圈”不斷擴大。加上經開區現有的江漢大學、武漢商學院沌口校區、湖北國土資源學院、武漢鐵路橋梁職業學院等高校,佈局長江北岸,貫穿整個經開區,共同組成了一座嶄新的車谷産業教育融合的新城。
■ 拓展學校發展空間
據介紹,武漢商學院馬影河校區位於馬影河畔,緊鄰軌道交通16號線,規劃總用地面積約18.654萬平方米(約280畝),總建築面積約11萬平方米。批復一期總建築面積5.27萬平方米,總投資10億元。馬影河校區辦學規模設置為3750人,主要功能是滿足學校大學一年級新生學習、生活的需要,也為國際馬術學院教學、科研工作提供設施保障。
武漢經開區主要負責人表示,武漢商學院馬影河校區的啟動,對推動漢南片區産城融合、産教融合,建立由職教到本科的多層次人才培養體系,促進經開區教育資源均衡化,實現“定軍山、強沌口、興漢南”戰略目標,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武漢經開區將與武漢商學院同頻共振,加快推進商學院馬影河校區及周邊環境和基礎配套設施建設,加速優勢資源匯集,助力新校區快速竣工、早日投用。
如今,武漢經開區踏上二次創業新征程,持續完善産業、文化、教育、醫療等城市功能,資金、技術、人才等創新要素正加速聚集。“武漢商學院希望借助這一契機,充分發揮高校和經開區資源優勢強強聯合,拓展學校發展空間,加快推進武漢商學院一流應用型商科城市大學建設,進一步提升雙方的社會影響力和品牌效應,完善經開區區域配套功能,為經開區做好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助力經開區區域經濟高品質發展。”武漢商學院有關負責人如是表示。
■ 人才與企業零距離
為何今年三所大學接連在武漢經開區啟動新校區建設?武漢經開區是國內汽車産業集聚度最高的區域,在不到500平方公里範圍內,集聚10余家整車廠,500余家知名零部件企業,年産整車近百萬輛,工業産值超3200億元,被稱為“中國車谷”。前身之一為武漢汽車工業大學的武漢理工大學,具有汽車工業相關學科優勢,其佈局的“研究院”正好緊密對接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等熱門領域。
武漢經開區重點發展下一代汽車、智慧製造、新能源和新材料産業,打造高端製造業集聚區和數字化轉型示範區,努力打造下一代汽車産業新高地。而華中科技大學佈局的未來技術創新研究院,將聚焦汽車、新材料、新能源、數字經濟、生命健康、高端裝備、航空航天等産業,以未來技術項目為基礎,建設功能完善的專業化技術平臺與中試基地,培養和集聚一批高端科研、産業人才,著力提升科研成果轉化能力。
武漢商學院負責人也表示,經開區的産業佈局與武漢商學院的學科設置高度契合。馬影河校區的建設,可以調優學科專業佈局,完善結構支撐,以學科建設引領融入服務武漢經開區産業發展。“例如,針對武漢經開區建設智慧網聯和電動汽車産業園,學校的機器人工程、軟體工程、物流管理、稅收學、數據科學與大數據等多個優勢學科可以為其開展産學研深度融合,為提高學科服務區域高品質發展的能力做出貢獻,為服務經開區發展完善人才結構支撐。”
武漢經開區主要負責人説,馬影河是漢南人民的“母親河”,哺育著一代又一代漢南人民,武漢商學院分校落戶於此,將進一步助推一流職業大學建設,也必將為建設人才匯聚、産業高端的中國車谷提供有力支撐。截至目前,武漢經開區累計引育院士31人,國家級、省級高層次人才38人,各類專業技術人才13.6萬名,年均吸納高校畢業生2萬人。(長江日報記者郝天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