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校長們“開學第一課”勉勵莘莘學子
來源:湖北日報  |  2022-09-15 09:53:10

  原標題:大學校長們“開學第一課”勉勵莘莘學子——“做把握時代脈搏的奮進者”

大學校長們“開學第一課”勉勵莘莘學子_fororder_01

9月13日,華中科技大學2022級本科新生開學典禮在該校光谷體育館舉行,7230名本科新生齊聚一堂共話青春、共築征程。(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何宇欣 通訊員 王瀟瀟 攝)

  金秋九月,湖北高校迎來一批意氣風發的青年學子。

  什麼是大學之道?如何不負大學時光?怎樣才能成為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連日來,各高校陸續舉行開學典禮,在“開學第一課”上,大學校長們或分享人生經驗,或講述校友故事,為新生們答疑解惑,勉勵學子們銳意進取,盡情書寫青春華章。

  在時代浪潮中勇毅前行

  武漢大學校長竇賢康院士熱烈歡迎“新珈人”的到來。竇賢康説,武大人歷來就有自強不息的韌勁,歷來就有求是崇真的風骨,歷來就有敢闖善創的勇氣,歷來就有大美大愛的情懷。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竇賢康認為,武大培養的學子,從來不是被時代浪潮裹挾前行的迷茫者、猶豫者、等待者,而要做把握時代脈搏的奮進者、開拓者、領跑者,“在接下來的大學時光裏,我希望你們在能力、品質、價值追求層面,去積極尋找並自覺培養應對變化、超越時代的‘永恒’。”

  “大學的主旋律是‘育人’,而非‘制器’,是培養高級人才,而非製造高檔器材。”在華中科技大學,面對來自天南海北的新面孔,校長尤政院士介紹了華科大70年來堅持書寫“黨旗領航、立德樹人”的育人史、堅持書寫“頂天立地、追求卓越”的發展史、堅持書寫“與國同心、與時偕行”的擔當史。面對西方發達國家的技術封鎖,學校以國家需要為使命,在上世紀90年代初就成立數控研究所,苦熬數十年,成功研製出達到國際先進水準的高性能數控系統,為中國機床裝上“中國腦”,“希望同學們牢記,為國成才而不僅是個人求學,關注學術而不僅是關注學分,成為既有科學精神又有人文素養的高素質人才,真正肩負起民族復興的時代重任。”

  在腳踏實地中成就本領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大學是人生的奠基,開學典禮上,多位校長不約而同地談到了築牢知識基礎的重要性。武漢理工大學校長楊宗凱從卓越之質、卓越之基、卓越之道三個方面,闡述國家和人民對新時代研究生的要求和期許,並對2022級全體研究生新生提出“研究真問題,真研究問題”的殷切希望。

  在華中農業大學,校長李召虎送給新生們一句話:堅持遠大抱負和腳踏實地相統一。遠大抱負就是“志”,腳踏實地就是“行”,有遠大抱負,才能看得更遠,能腳踏實地,才能走得更遠。在他看來,“與祖國同行、為人民奉獻”的命題看似遙遠而宏大,其實關乎同學們如何度過大學生活的每一天、如何做好當下的每件事,“當你知道你是為何而奮鬥的時候,你就不會選擇躺平,也不會盲目內卷,能夠持續作出更有長遠價值和意義的選擇,能夠在平凡的崗位和生活中取得不平凡的成就。”

  在武漢工程大學,校長王存文慷慨激昂地鼓勵學子:知行合一,做砥礪堅韌的篤行者。他説,通向理想的道路從來都不平坦,困難和挫折更是前行中的常客,風口到來前,打牢知識功底,積蓄前進能量,練好人生和事業的基本功,“在要‘破防了’、感覺‘芭比Q了’的時候,不妨淡定‘hold住’,只要前程涵光,就應無畏而往。在劈波斬浪中開拓前進,在披荊斬棘中開闢天地。”

  心懷“國之大者”做棟樑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校長們共同勉勵新時代的青年學子,用內心感應時代脈搏,在擔當作為中實現人生價值。

  在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校長楊燦明同新生們分享“這所大學過去和當下值得銘記的幾個名字”。潘梓年校友,始終保持青春最寶貴的特質——追求進步,以堅定的理想信念引領人生前進的方向;鄭小瑛校友,始終保持青春最難得的堅持——追逐夢想,以持久的篤學篤行敢於追夢、勤於圓夢;陳閔健校友,始終保持青春最美好的品質——砥礪德行,以深厚的家國情懷涵養當代青年的高尚品德。“同學們進入中南大,將來會成長為優秀的學問家、政治家、企業家、銀行家、會計師、經濟師、法官、檢察官、警官和律師等。希望你們將個人拼搏匯入時代潮流,畢業後像校歌中唱的那樣:‘走向人民需要的地方!’”

  “武體是厚重的,更是青春的。”武漢體育學院校長呂萬剛説,世界大賽的領獎臺上,有武體人身披國旗的身影;奧運舞臺和國家隊的背後,有武體的科研及保障團隊的助力;社會服務與疫情防控的戰場上,來自武體的志願者從未缺席……“同學們要帶著武體‘公勇誠毅、學思辨行’的烙印,匡正義、救危難、甘寂寞、攀頂峰,發奮學習,刻苦訓練,用青春與汗水、知識與毅力,創造自己光明的前程。”

  在湖北經濟學院,校長方潔如同母親一般,深情地對7000多名新生殷殷囑咐:請用心去思考,不僅思考知識,也思考方法,不僅思考專業,也思考專業背後的邏輯;請用力去學習,忙才是大學的常態,學習仍然是這個世界上“性價比”最高的事情;請用情去生活,美好人生的刻度,不是長度,而是密度,“只要你心有所願,志有所向,身有所往,則美好終至所歸,青春將一定是綻放光耀的青春,大學必然是畢業時值得回憶的大學。”(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田佩雯)

編輯:李燕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