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劉洪軍 攝)
12月6日,十堰資深觀鳥人士、東風22小學教師劉洪軍,在張灣區犟河流域發現一隻朱鹮,這是十堰首次發現這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朱鹮是古老的物種,被譽為“東方寶石”,曾廣泛分佈在東亞和西伯利亞地區。朱鹮對環境和水質要求非常苛刻,20世紀後,其野外種群瀕臨滅絕。1981年,專家在秦嶺腹地的陜西省洋縣發現7隻野生朱鹮,秦嶺成為朱鹮的“諾亞方舟”。經過持續40多年的保護,全球朱鹮數量增加到9000余只,其中7000隻分佈在陜西。
十堰與陜西“同飲漢江水”。多年來,劉洪軍一直在丹江口庫區尋找朱鹮。12月5日傍晚,他在犟河無意間發現一隻疑似朱鹮的大鳥。次日,他帶好攝影器材,順犟河尋找,終於發現一隻在河道水草中覓食的朱鹮。劉洪軍目測,這只朱鹮身長約70釐米。
十堰市林業局野保站站長雷波介紹,朱鹮屬世界級瀕危珍禽,珍稀程度堪比大熊貓和金絲猴,“這只朱鹮是野生的,可能帶著一個家族順漢江而下,我們將對犟河和丹江口庫區展開巡查保護。”
十堰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水源區。近年來,該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丹江口水庫濕地保護區分佈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18目69科368種,較2017年新增50余種,居湖北省前列。(湖北日報記者戴文輝、通訊員葉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