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三地入選全國“非遺+旅遊”優選名錄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2-12-10 16:35:27

  近日,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協會公佈了“2022年全國非遺與旅遊融合發展優選項目名錄”,非遺旅遊景區、非遺旅遊小鎮、非遺旅遊街區、非遺旅遊村寨4個類型共200個項目入選。湖北省有3個類型共7個項目入選,包括宜昌車溪民俗旅遊區、宜昌三峽人家景區入選非遺旅遊景區;潛江浩口鎮非遺旅遊小鎮、竹溪夯土小鎮入選非遺旅遊小鎮;武當山玉虛街;襄陽華僑城奇幻度假區奇妙鎮;三峽非遺in巷入選非遺旅遊街區。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圖片1

宜昌車溪民俗旅遊區 供圖 車溪景區

  為了積極促進“非遺”文化的保護、傳承和展示,宜昌車溪民俗旅遊區以清江邊消失的土家古鎮為藍本,精心打造“非遺”文化展示展演一條街車溪老街,這裡既有土家織錦、打鐵、納鞋、制茶、竹編、榨油、磨豆腐、打糍粑等土家傳統工藝的展示與傳承,還有南曲、堂調、高腔山歌對唱、雜耍、祭火神、哭嫁等土家民俗表演穿插其中。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圖片2

宜昌三峽人家風景區 供圖 三峽人家風景區

  三峽人家景區擁有豐富的三峽文化歷史遺存,非物質文化早已滲透在峽江百姓的生活裏。目前擁有長江峽江號子、宜昌絲竹、三音歌(興山民歌)、皮影戲、南曲、薅草鑼鼓、三棒鼓、夷陵版畫、夷陵楠管、地花鼓、興山山歌等11個非物質文化遺産表演項目,其中國家級非遺項目5個;擁有省、市、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傳承人29人、手工藝人13人,其中峽江號子第五代傳承人楊春善,薅草鑼鼓傳承人王新華、魯邦文,三音歌傳承人萬會知均為省級傳承人。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圖片3

  江漢平原皮影戲 供圖 潛江浩口鎮非遺旅遊小鎮

  潛江浩口鎮非遺旅遊小鎮現有非遺項目26個,擁有非遺項目市級代表性傳承人11人,各類民間文藝骨幹132人。該小鎮秉承了非遺文化保護的活態傳承母體屬性,相繼建立了“潛江民歌”“高臺舞獅”“江漢皮影”等多個非遺重點項目的傳習基地,是潛江市非遺保護中心在全市率先掛牌授予的“非遺傳承基地”。2019年,該鎮被文化和旅遊部授予“2018-2020年度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圖片4

竹溪縣夯土小鎮 供圖 竹溪縣夯土小鎮

  竹溪縣夯土小鎮由竹溪文旅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投資,于2020年建成、運營。鎮內現已培植和發展有夯土技藝、竹溪山二黃、竹溪蒸盆、向壩民歌、竹溪毛家窯陶藝、竹溪刺繡、古法榨油、川劇變臉、中國烙畫、石泉柚子茶、緙絲技藝等20余種非遺項目。同時,小鎮積極探索“非遺+”模式促進非遺與旅遊融合發展,借助“竹溪蒸盆”這一省級非遺項目,在飲食文化上做足文章,創新推出“竹溪蒸盆+”模式,整理出20多種套菜豐盛的蒸盆宴。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圖片5

武當玉虛街夜遊 供圖 武當山旅遊經濟特區管委會

  武當山玉虛街自南向北穿過武當山城區中心地帶,南連武當山重要人文景點玉虛宮,北臨美麗的護城河劍河。近年來,武當山特區以全域旅遊為抓手,通過整合文化和旅遊資源,在玉虛街實施倣古街區和亮化、美化及配套項目,推出非遺文化廟會。以非遺文化廟會為平臺,武當山特區通過不斷繁榮“夜經濟”,全面拓寬了旅遊經濟發展新空間。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圖片6

襄陽華僑城奇幻度假區奇妙鎮 供圖 襄陽華僑城文旅發展有限公司

  襄陽華僑城奇幻度假區奇妙鎮(非遺主題街區)結合南船北馬的漢水特色,還原錦繡襄陽的市井風貌,讓遊客沉浸其中,領略到千年城市的千面繁華。近年來,襄陽華僑城奇幻度假區充分挖掘非遺文化,將非遺項目引入奇妙鎮特色街區,採取“非遺+在地文化”“非遺+文創”“非遺+演藝”“非遺+民宿體驗”“非遺+節慶活動”“非遺+研學遊”的“5+1”創新模式,推動非遺與旅遊深度融合,為市民遊客拓展新的文化消費場景,實現襄陽華僑城奇幻度假區非遺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圖片7

三峽非遺in巷 供圖 宜昌市文化和旅遊局

  三峽非遺in巷由湖北文化旅遊集團有限公司投資建設,以宜昌非遺項目展示、演藝以及非遺技藝傳承培訓和商品生産經營、非遺文化交流、非遺研學教育為切入點,打造“四個一”,即一館(非遺展覽館)、一劇(非遺音舞詩劇)、一坊(非遺工坊)、一戲(非遺小戲),使非遺元素融入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實現活態傳承。(文 鄂文旅)

編輯:李燕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