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以來,湖北十堰學堂梁子遺址一直牽動考古界及社會公眾的目光,繼1989年、1990年發現兩具距今100萬年左右的古人類頭骨化石之後,這裡新發現了“鄖縣人”3號頭骨化石。包括多位中科院院士、社科院學部委員在內的權威專家到遺址現場調研、論證,指出這是“世界級的發現”。9月底,這一喜訊正式公佈,震驚中外。
學堂梁子遺址是一處舊石器時代大型遺址,2021年啟動的新一輪考古發掘,出土包括“鄖縣人”3號頭骨化石在內的古人類化石、石製品、古動物化石等各類遺物200多件。“鄖縣人”3號頭骨顴弓保存良好,未發生明顯變形,顱型飽滿,眉弓明顯隆起。
國內多位權威專家系統考察與論證指出,3號頭骨化石形態清晰,古人類屬性確鑿,相較于“鄖縣人”1、2號頭骨化石,保存更加完好,直立人形態特點更加明確,是迄今歐亞內陸發現的同時代最為完整的古人類頭骨化石,保留了該階段人類重要的解剖學特徵。該頭骨化石與距今100萬年左右的1、2號頭骨化石位於同一套地層中,與同一層位的石製品和哺乳動物化石的共生關係明確,地層、時代和埋藏學信息清楚,為實證中華大地百萬年人類演化史,講好東方人類故鄉先民演化和發展的故事,提供了關鍵節點的重要依據與信息。
3號頭骨化石發現地,距前兩具頭骨化石出土地點僅30多米。學堂梁子遺址古人類化石如此富集,極其罕見,引發國內外廣泛關注。
“三具距今百萬年左右的‘鄖縣人’頭骨化石,非常珍貴,三人成眾,見證了一個直立人群。”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方勤稱,“鄖縣人”處於古人類演化一個重要的關鍵時段,填補了東亞直立人演化史相關空白。(記者海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