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歡歡喜喜過大年——春節期間 我省公共文化活動場所正常開放
1月16日,“同心賀新春”兔年茅廟集廟會在武漢市東西湖區柏泉街茅廟集古街熱鬧開市。本屆廟會由武漢市東西湖區人民政府、恩施州咸豐縣人民政府共同主辦,兩地聯袂呈獻特色年貨,民俗互動,讓遊客紅紅火火過新年。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倪娜 通訊員 晏君 徐一帆 攝)
組織開展民俗文化迎春活動、開放公共文化活動場所……近日,記者獲悉,為把“年味”過出來,把春節的“記憶”找回來,營造喜慶祥和、昂揚向上的節日氛圍,全省各地在春節前後開展“歡歡喜喜過大年”主題宣傳文化活動,推出豐富多彩的文化惠民“菜單”。
據了解,春節前後,全省各地將在主要街巷村口、公園廣場、商場超市等公共場所,組織挂燈籠、設燈組、貼福字;在室外顯示屏、公共交通移動電視、樓宇電梯公共電視等播放迎新春公益廣告;結合本地實際採取燈光秀、快閃等形式,組織兔年祝福活動,大力營造歡樂喜慶祥和的社會氛圍。
各地還將廣泛開展民俗文化、文化下鄉等活動,組織城鄉群眾開展貼春聯、猜燈謎、賞燈會、趕大集、逛廟會、剪紙年畫、舞龍舞獅等優秀民俗文化活動。鼓勵各地以縣域或鎮域為單位,結合實際發揮民俗文化資源優勢,集中組織一批具有一定規模的特色民俗文化迎春活動,廣泛吸引群眾參與。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基層、單位舉辦社區春晚、農民春晚、村莊“村晚”等活動。結合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各地將組織開展圖書報刊下鄉、送戲下鄉、電影電視下鄉、文藝演出下鄉、“紅色文藝輕騎兵”走基層等形式多樣的文化惠民活動,豐富城鄉精神年貨。
春節期間,各地博物館、圖書館、文化宮、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國防教育基地等公共文化活動場所正常開放。各公共文化活動場所結合各自場館特點,開展猜字謎、作品展、主題閱讀、趣味知識競答等活動。各地還將充分整合當地旅遊資源,精心策劃推出春節精品旅遊線路,將旅遊資源在春節期間串點成線、串珠成鏈。各景區結合自身特色,策劃推出民俗節目、迎春遊園等活動,豐富旅遊內容。
各級電視臺將精心準備一批電影、電視劇、綜藝節目等,並圍繞春節掃塵、貼春聯、守歲拜年等傳統習俗,組織新聞報道,製作電視節目,弘揚傳統文化。在線上,各級新媒體平臺將採取徵集展播、現場直播、接力互動等多種形式,組織開展網上接對聯、寫福字、畫年畫、曬年飯、話心得、許願望、景點打卡等一系列形式鮮活、群眾喜愛、互動性強、趣味性足的網上春節文化活動。(記者王際凱、通訊員王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