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創業擔保貸款發放翻番增長
來源:湖北日報  |  2023-02-06 09:58:43

  原標題:我省創業擔保貸款發放翻番增長——249億元 全國第一

  2021年,126億元;2022年,249億元。

  日前從人社部獲悉,2022年,湖北省創業擔保貸款發放出現“跨越式”增長,年發放規模較上年翻番,首次奪得全國第一。

  面對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和疫情持續反復等超預期因素,這項“全國第一”是如何實現的?

  2月3日,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帶著這個問題,走進省人社廳相關處室和基層一線。

  貸款“發得暢”,群眾“貸得快”——

  從15天審批到3分鐘放款

  “2018年,湖北省創業擔保貸款的發放規模僅有28億元,位於全國第三梯隊。”省人社廳相關負責人坦言,當時,群眾想要申請一筆創業擔保貸款,要提供大量資料證明,審查貸款資質就需要15天。

  創業擔保貸款是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以創業帶動就業的惠民之舉。只有讓這筆貸款“發得暢”,群眾“貸得快”,才能把這項政策“用得好”。

  2019年,省人社廳以深化“放管服”改革為契機,將電子化審批作為“牛鼻子”,在宜昌試點探索創業擔保貸款發放新模式。

  當年6月,第二屆全國創業就業服務展示交流活動在漢舉辦,宜昌市推出的“1300創業擔保貸款系統”公開亮相,驚艷全場。

  “1”是指1分鐘申報,“3”是指3分鐘審核放款,兩個“0”是指人工零干預和群眾零跑路——在這套系統中,群眾申請創業擔保貸款,只需用手機下載,實名註冊,選定申請創業擔保貸款的機構,填寫金額,再點擊提交,系統就會綜合分析,在雲平臺上審核,符合條件即可放款。

  2020年,該系統在宜昌全面鋪開,該市創業擔保貸款發放規模激增,比2019年增長3倍,成為全省推廣電子化審批新模式的“新樣板”。

  2021年,宜昌創業擔保貸款經驗獲國務院督察組肯定,省人社廳召開現場會,推廣宜昌經驗做法,並與省財政廳、人行武漢分行等部門召開協調會,決定在全省推行創業擔保貸款電子化審批新模式。各地積極響應,迅速搭建平臺。

  2022年,全省7個市州全面實現創業擔保貸款電子化審批,為創業擔保貸款發放規模跨越式增長提供了“技術支撐”。

  “今年一季度,又有3個市將正式上線。”該負責人説,實踐證明,上線電子化審批的市州,創業擔保貸款發放規模都呈現出爆髮式增長。

  門檻“降得低”,額度“提得高”——

  單筆最高額度提高至500萬元

  政府搭臺,群眾唱戲。有了高效便捷的電子化審批平臺,如何用好用足政策,讓創業擔保貸款惠及更多群眾,發揮更強效應?

  近年來,省人社廳堅持系統思維,搭建平臺、優化政策“兩手抓”,立足群眾視角,聚焦重點群體,不斷降低申貸門檻,提高貸款額度。

  2021年,湖北省調整創業擔保貸款申請條件,將企業1年內新招用人數與現有在職職工人數的佔比,由20%下調為15%,超過100人的企業下調為8%,通過降低申貸門檻,提高政策覆蓋率。2022年,湖北省將小微企業創業擔保貸款最高額度從300萬元提高至500萬元,在加大扶持力度的同時,提升政策吸引力。

  一升一降,成效凸顯。全省各地大膽創新,探索適合本地特點的“個性化”新招式,打通創業擔保貸款發放的堵點——

  黃石推出“免擔保創業貸”,20萬元及以下的創業貸款,不再提供房産或公職人員證明等反擔保措施,讓創業者可以“白手起家”;

  十堰實施創業擔保貸款“基金存款直貸”模式,將擔保基金存入經辦銀行,由經辦銀行進行風險評估,直接辦理貸款手續,資金到賬更快;

  荊門推行商戶聯保、財産擔保服務模式,鼓勵創業擔保貸款經辦金融機構大力推廣擴展信用貸服務模式,讓企業群眾可以貸得更多。

  談及創業擔保貸款的好處,湖北滴水岩瀑布生態旅遊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潘鳳深有感觸。

  2022年,公司開發的景區剛剛開放,便遭遇了暑期洪水災害、疫情反復帶來的經營困難。好在,450萬元創業擔保貸款“雪中送炭”,讓企業“起死回生”。如今,企業穩步發展,帶動周邊300余名村民就業。

  據省人社廳統計,在頂壓前行的2022年,湖北省創業擔保貸款直接扶持近10萬名創業者,帶動就業25萬人,發揮出了強大的倍增效應。

  合力“聚得齊”,擔子“壓得實”——

  17個部門51項數據融通共享

  對於符合申請條件的創業者來説,想要申領創業擔保貸款,只需在手機上輕輕一點。

  然而,在這輕輕一點的背後,要通過17個部門的51項數據審核,才能完成審批。

  “要聚合17個部門的數據資源,打破部門之間的信息屏障,並非易事。”省人社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創業擔保貸款發放能呈現出新局面,絕非靠人社部門單打獨鬥就能實現,最重要的在於省委省政府的關心重視,各地各部門的齊心協力。

  近年來,湖北省連續出臺《湖北省普惠金融發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關於實施“才聚荊楚”工程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若干措施的通知》和《關於深化實施部分減負穩崗擴就業政策措施的通知》《關於推廣創業擔保貸款電子化審批有關經驗做法的通知》等文件,不僅為創業擔保貸款發放提供了強有力的政策支撐,還打通融合人社、公安、住建、民政、市場監管等部門政務數據,為電子化審批新模式的全面鋪開打下堅實基礎。省總工會、團省委也積極參與,推出“工會貸”“青創貸”等特色産品,擴大創業擔保貸款的政策惠及面。

  在頂層設計上,省委省政府將創業擔保貸款發放納入對地方就業工作考核的內容之一,進一步壓實責任,高位推進,形成了齊抓共管的新格局。

  以荊州為例,自2021年9月,在中心城區實行全額貼息,部分縣市試點全額貼息。松滋市政府出臺《關於進一步促進創業擴大就業的實施意見》,明確從2021年1月1日起新發放的個人和小微企業創業擔保貸款利息,由地方財政給予全額貼息,全省首創。

  省人社廳相關負責人感嘆,正是這種齊心協力辦實事的良好氛圍,共同創造了湖北省創業擔保貸款發放規模的“全國第一”。(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鄧偉 通訊員 楚仁軒)

編輯:李燕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