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三四五”農業強省建設加速起步
來源:湖北日報  |  2023-02-08 09:37:31

  “強國必先強農,農強方能國強。”今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的起步之年,也是貫徹落實省第十二次黨代會部署的關鍵之年,做好“三農”工作意義深遠、責任重大。

  2月6日,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從全省農業農村局長會議上獲悉,2023年湖北省將聚焦農業強省建設,按照省委省政府制定的“任務書”和“路線圖”,守牢底線、增強動能,鞏固存量、擴大增量,突出重點、打造亮點,重點抓好“一二三四五”。

  錨定一個目標,加快建設農業強省。

  圍繞糧食産量穩定在500億斤以上、規上農産品加工業産值達到1.45萬億元以上、農林牧漁業總産值全國排名保“5”爭“4”、農民收入增加與經濟社會發展同步等目標,推動農業高品質發展,加快建成供給保障有力、綠色高質高效、産業鏈條完備、競爭優勢明顯的農業強省。

  突出兩個重點,推進農業高質高效和農村宜居宜業。

  搶抓預製菜風口,力爭農業招商引資突破3000億元,新增省級龍頭企業100家以上,發展壯大200家左右農業産業化聯合體。積極開展農業産業強鎮、現代農業産業園、優勢特色産業集群創建,強化平臺功能,推動要素加快聚集。開展多種形式沿海行、邊疆行和海外行活動,推動更多優質農産品“走出去”,力爭全年農産品出口額穩定在230億元。全面做好化肥農藥減量增效、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長江十年禁漁”等工作,擦亮農業綠色發展底色。堅持共同締造理念和方法,以強縣工程為抓手,推進鄉村振興,創建4個國家鄉村振興示範縣、50個省級鄉村振興示範鄉(鎮)、500個示範村,建成一批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深化三項改革,推進完善聯農帶農機制、構建農産品供應鏈、“三地一房”改革。

  加快發展共享農莊、農村電商等新産業新業態,引導建立“龍頭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戶”聯農帶農模式。加強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信貸直通車服務平臺建設,探索破解中小農業經營主體“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深入參與供銷社改革和農墾集團改革,加快建立新型農産品供應鏈體系。引導村集體經濟組織領辦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適度規模、集約經營。規範農村集體資産監管和集體經濟組織運行,推進“資源變資産、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改革,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持續化解村級債務,確保非經營性負債50萬元以下的村實現債務清零。鼓勵各地依託縣級國有企業平臺組建鄉村振興公司,村級成立資産管理公司,探索通過流轉、入股、合作經營等方式盤活閒置宅基地和閒置農房,賦予農民更加充分的財産權益。

  促進四個倍增,加快企業上市、職業經理人培育、特色糧油生産和北斗裝備應用倍增步伐。

  加快推進涉農企業上市,新增1至2家上市企業,培育30家左右“金種子”“銀種子”企業。建立分層分類分級人才培養模式,省級重點培育電商人才、農業經紀人由1000人增長到2000人。大力實施特色糧油産能提升工程,京山橋米由70萬畝擴種至150萬畝、高油酸油菜由25萬畝增加到50萬畝。引導科研機構加強農機裝備技術攻關,力爭突破3─5項農機關鍵技術,新增推廣北斗智慧農機終端1萬台(套)以上。

  實施五大行動,開展高標準農田、冷藏保鮮設施、科技攻關、主體培育和品牌擦亮行動。

  實施新一輪高標準農田建設,建成350萬畝高標準農田。加強“田頭冰箱”建設,新增30萬噸農産品産地冷藏保鮮設施。實施農業科技攻關行動,新增2家以上銷售收入過億元的種業企業。分類對32萬家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和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進行摸底建檔,農民合作社和家庭農場分別達到12萬家和18.5萬家。新認證“二品一標”品牌200個以上,全省有效期內品牌總數達到3000個以上,繼續保持全國領先地位。(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崔逾瑜 通訊員 龍智廣 胡曼 孔劍)

編輯:李燕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