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省委軍民融合辦聯合省發改委、省經信廳、省財政廳、省生態環境廳、省交通運輸廳等部門編制的《湖北省支持綠色智慧船舶産業發展試點示範若干措施》印發。
《若干措施》從綠色智慧船舶規模應用、配套基礎設施建設、關鍵技術研發及科技成果轉化、産業集聚發展、優化産業發展環境等5個方面推出16條措施,通過國家、省、市、縣四級資金和創新政策牽引,支持湖北省內液化天然氣、電池等綠色動力船舶和智慧船舶研發、設計、製造、應用和配套。
“實現船舶綠色化,首要任務是推動船舶動力零碳、低碳升級,關鍵在應用推廣。”省委軍民融合辦相關負責人介紹,在《若干措施》中,將支持綠色智慧船舶規模應用放在首位。
《若干措施》指出,加快省內綠色智慧船舶試點示範項目建設,支持充(換)電基礎設施、綠色航運綜合服務區等配套設施建設或升級改造,支持各類市場主體在長江流域建設地下天然氣儲氣調峰設施、氫能儲存、加注設施。
湖北將打造內河綠色智慧船舶産業集群,推動上下游配套産業集聚發展,對首次獲批國家新型工業化示範基地的主體單位,給予一次性500萬元的獎勵。重點在武漢、襄陽、宜昌、黃岡、荊門等地建設綠色智慧船舶製造産業示範基地,給予適當考核獎勵。支持總投資2000萬元以上的技術改造投資項目參與競爭,對擇優納入支持範圍的項目,按照項目生産性設備投資額的8%給予補助,單個項目補助金額不低於100萬元,不超過1000萬元。(記者許曠、通訊員楊德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