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15日
是我國第8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
在武漢有這樣一群人
——他們是小學校長、反詐民警、
基層幹部、工程師、研究員、
救援志願隊員、村民……
儘管身份不一、職業不同
但他們都有著一份共同的信念和堅守
——立足崗位
踐行總體國家安全觀
堅定守護著經濟、科技、
文化、社會、生態、網絡、
流域、生物等各領域國家安全
“父子兵”接力
30餘年堅守南橋
一人下水撿石塊
一人橋上修補裂縫
這就是江夏區山坡街道
陳六村大屋饒灣
饒浩功、饒星火父子的
守橋日常
從1986年至今
他們已義務守橋37年
據悉
江夏南橋今年674歲
包括南橋在內
饒浩功守護的文物單位
有3座古橋和2處遺址
饒浩功説
“只有守住文化安全
才能傳承弘揚
37年的堅守,值!”
科技助力誘捕
智鬥“水果殺手”
每年4月到11月
朱軼都會出現在
進境口岸、機場、水果集散地等
監管區開展預警監測
以及相關實蠅發生情況的跟蹤調查
每年監測各類實蠅數萬隻
朱軼説“別看它小
卻是我國進行有害生物監測、
維護國門安全的重要‘武器’。”
逐夢“中國智造”
十年攻克磁軛鋼難題
2011年
20歲出頭的宋暢
從武漢科技大學畢業
進入武鋼技術中心的
熱軋研究所
與磁軛鋼結下不解之緣
磁軛鋼是用於
水輪發電機轉子磁軛
這一關鍵部位的材料
曾長期依賴進口
2021年6月
白鶴灘電站首臺機組投産發電
為了這一天
她付出了整整十個春秋
“下一個十年
我還要繼續研發磁軛鋼
這次瞄準的是1100MPa級
熱軋超高強鋼板。”
臥底詐騙窩點
破獲億元養老詐騙案
“您是不是接到00開頭的
陌生號碼來電?”
“凡是涉及賬號、
資金信息的來電
都是詐騙!”
……
這些話
潘黎每天要説上百遍
為了守住群眾“錢袋子”
潘黎想盡了辦法:
轄區防騙標語和海報隨處可見
上門發放防詐“秘籍”
趣味普法課堂走進校園
現場演示詐騙套路
充當“網紅主播”
直播講述預警勸阻工作
......
從“50後”到“00後”
他們搏擊江水接續救援
2010年5月
來自武漢全市18支冬泳隊的
上百名游泳愛好者
共同組建了救援隊
每年6月到10月初
武漢長江救援志願隊的隊員
都會排班值守在武漢三鎮的
22個點位上
武漢長江救援志願隊
成立近13年來
累計挽救近1000條生命
隊長張建民説
“我們自願承擔起
守望‘大江大湖’的重任
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
“橋梁醫生”
給百座大橋做“體檢”
“請各單位運維上報巡查情況,
收到請回復”
這是晚上12時許
李奕在群裏經常發出的
工作詢問
他時刻將
網絡安全放在心上
對每個變動做到了然於心
808座城市橋隧
安全監測設備的安全運行
幾千個日夜的默默守護
保障著全市道路橋隧
安全監管平臺的網絡安全
這是李奕帶領團隊
交出的一份精彩答卷
打好長江
十年禁漁攻堅戰
“退捕還漁”,“轉身”上岸
對於逐水而居的漁民而言
是一次生産生活方式的巨變
黃敏長期奔波在長江沿線
收集匯總了全市
退捕漁民的有關信息
按照國家相關政策
做好退捕漁民轉産就業
“十年禁漁”開局良好
越來越多的江豚
出現在長江武漢段
“長江十年禁漁
是人與自然關係的重大調整。”
只有保障流域安全
才能讓“水中精靈”回家
行走的鳥類圖鑒
紮根沉湖護鳥15載
今年
是馮江從事濕地保護、
科研監測工作的
第15個年頭
作為最熟悉保護區的人
馮江跑遍了保護區內
所有的鄉鎮和村組
最讓馮江驕傲的是
在沉湖濕地申報
國際重要濕地工作中
他根據監測數據
編寫了申報材料
2013年,沉湖濕地
被列入國際重要濕地目錄
為武漢獲得申報
“國際濕地城市”創造了條件
用心積累
當好電力“協調員”“保障員”
鄒斌在電力設施保護
專責崗位深耕17年
加班加點對他來説是常態
每當出現電網
外力破壞安全隱患
不管清晨還是深夜
只要一個電話
他總會第一時間趕往現場
多年的用心積累
武漢電網外力破壞
安全隱患規律
深深印在了他的腦海之中
“我在這個崗位
就必須肩負起這個崗位的職責。”
小手拉大手
國家安全齊齊守
陳亞敏通過校園廣播、
黑板報、手抄報
宣傳國家安全法律法規
將國家安全教育融入到
校園生活的方方面面
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
厚植國家安全意識
陳亞敏説
“如何將國家安全教育
融入到課堂教學
是一個值得教師思考
和探索的命題。”
(長江日報記者 張軼 海報/視頻:武國安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