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樣性在荊楚大地不斷“上新”
來源:湖北日報  |  2023-04-18 09:22:48

  原標題:江豚露笑臉,麋鹿亮倩影,候鳥展翅彩蝶飛……生物多樣性在荊楚大地不斷“上新”

  4月8日,是國際珍稀動物保護日。生物多樣性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是地球生命共同體的血脈和根基。

  神農嘗百草、黃帝制甲子、倉頡造字、十二生肖等,對生物多樣性包容是中國人自古以來的生存智慧。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態文明建設,高度重視生物多樣性保護,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將生物多樣性保護上升為國家戰略,推行一系列有力措施,取得顯著成效。

  湖北處於中國地勢第二階梯向第三階梯過渡地帶,氣候溫和濕潤,山地廣袤,河湖縱橫,獨特的自然地理條件,孕育了多姿多樣的生態系統及野生動植物多樣性。近年來,“江豚的微笑”“麋鹿的倩影”“候鳥的歡歌”“蝶中仙子翩翩起舞”……越來越多曾經遠離人類視野的生靈們,重回大家身邊。然而,它們的危機尚未解除:從已經滅絕的白鱘、功能性滅絕的白鱀豚,到持續多年、仍在苦苦拯救中的中華鱘,保護好珍稀動物,保護好生物多樣性,湖北仍有較為漫長的路要走。

  江豚長留,還需久久為功

  石首天鵝洲故道,是長江裁彎取直形成的水域,水質優良、餌料豐富,基本沒有人為干擾。自1992年設立於此的天鵝洲白鱀豚國家自然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為白鱀豚、江豚、中華鱘等水生生物。

  不遠處的長江故道內,不時可見到成群的江豚嬉戲。31年來,天鵝洲故道野外江豚數量從最初的5頭髮展至100多頭。

  中科院水生所研究員、武漢白鱀豚保護基金會秘書長王克雄記得,上世紀90年代前,江豚在長江全線都有分佈。隨著人類活動、漁業捕撈、船舶擾動的影響,江豚種群縮小、分佈區域明顯破碎化、數量也急劇減少。2017年長江江豚生態科學考察結論顯示,長江江豚種群數量極度瀕危,保護形勢非常嚴峻。

  隨著長江十年禁漁,越來越多的江豚出現在長江湖北段。今年3月初,農業農村部公佈2022年長江江豚科學考察結果,長江江豚種群數量為1249頭。與2017年上一次科考相比,5年江豚數量增加了23.42%,出現了止跌回升的歷史性轉折。“作為旗艦物種,江豚的出現,就是長江大保護成效的縮影。”王克雄説。

  《長江生命力報告2022》提到,雖然我們做了很多工作,但長江生態系統健康還不容樂觀。長江曾有的白鱀豚已經功能性滅絕,鰣魚、河鲀已經多年未見其蹤跡。雖然最近調查顯示江豚已經觸底反彈,但數量仍然比國寶大熊貓還少,極度瀕危。

  的確,不經意間一個物種就可消失,但讓一個物種短時期內恢復到原有水準,就算是耗費大量人力、物力、財力,也不一定能達到預期效果。

  以“水中活化石”中華鱘為例。隨著洄遊路線和産卵場的破壞,中華鱘的生存狀況岌岌可危,1989年被列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中華鱘研究保護專家、中國水産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産研究所研究員危起偉介紹,40年間,我們放流中華鱘接近800萬尾。然而,最新科考調查顯示,科研人員已連續6年未監測到中華鱘野外自然繁殖,物種繁衍狀況依然岌岌可危。危起偉表示,長江大保護、長江保護法、長江十年禁漁、長江水生生物工程規劃等政策出臺,給中華鱘自然種群恢復創造了更加良好的條件。相信經過8至10年的不懈努力,長江和近海生態和水生生物多樣性得以顯著恢復,中華鱘自然種群有望恢復自然繁殖。

  省生態環境廳相關負責人認為,讓江豚長留,還需多部門共同努力。

  江豚所到之處,必須是水質好、魚類多、人為活動少、岸線接近自然的區域。王克雄建議,交通、農業農村、林草等部門應加強長江流域規劃與管控,儘快劃定禁止航行、限制航行的試點區域,開展水下噪聲監測,減少船舶等人為活動對江豚的侵擾。

  摸清本底,方能有的放矢

  2022年7月,國際自然與自然資源保護聯盟發佈全球瀕危物種紅色目錄更新報告,宣佈白鱘滅絕。當這一消息最終落地,大家都陷入深思:人類是怎樣失去了挽救白鱘的最後一次機會?

  1989年,白鱘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1996年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為“極危級”。公開記錄顯示,人類最後一次目擊並接觸白鱘,是在2003年的長江宜賓南溪江段。從2006年開始,為白鱘準備的救護船就在長江上巡遊,一個完整的應急體系也時刻保持運轉,但白鱘最早可能在2005年就已滅絕。

  專家認為,直至滅絕,人們對白鱘的了解還相對偏少,這種古老的長江大魚甚至沒有留下一張健康狀態下的清晰影像。上世紀70年代,我國做了第一次長江全流域生物調查。調查最終對白鱘的描述只有寥寥幾頁,遠少於中華鱘和長江鱘,其生命週期、洄遊習性、生活史、産卵場地等信息,始終非常缺乏。

  白鱘,消失在人類真正認識和了解它之前。這也是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遺憾與悲哀——物種滅絕的速度,遠超人類研究與認知的速度。

  2021年,為了儘快摸清底數、找出更多瀕危物種,湖北啟動了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首批試點聚焦長江幹流湖北段,選取生物多樣性資源豐富的神農架林區、丹江口市、恩施州(巴東縣)、宜昌市(點軍區)、荊州市(石首市)、蔡甸區、黃梅縣七地,基本涵蓋高山、丘陵、平原、濕地等典型生態系統。

  省生態環境廳自然生態保護處處長陳再達介紹,預計到今年上半年,湖北將完成上述地區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評估工作,基本摸清湖北省長江流域重要區域生物多樣性本底情況,發佈湖北省第一批生物物種名錄和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建立湖北生物多樣性數據庫。

  “沒有詳細的本底調查,研究調查不足,生物多樣性該如何保護,就難以有的放矢和落到實處。”省環科院生態環境研究所所長黃峰認為,從目前的初步調查結果來看,試點區域的物種衰退、生物減少、重點物種受威脅程度有所減緩,但生物多樣性保護狀況的根本性改善還亟待加強。

  據悉,為促進生物多樣性建設,搶救和保護國家、省重點野生動植物種群和棲息環境,截至2022年底,全省已建立省級以上各類自然保護地322個,面積188.8萬公頃,佔全省國土總面積的10.16%。這些保護地的建設有效保護了湖北省國家重點保護和瀕危野生動植物,緩解了部分區域生物多樣性遭受嚴重威脅的局面。

  構建穩定健康生態系統更為重要

  從1993年引入麋鹿至今整整30年,石首麋鹿種群數量從最初的64頭增加至2500多頭,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野生麋鹿種群,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稱讚為“全球瀕危物種保護的成功範例”。

  不僅麋鹿,更多物種也得以良好搶救和保護。在荊州,該市大力推進境內湖泊拆圍、退垸、還湖工作,全市184個湖泊收回養殖經營權。從涸澤而漁到人水和諧,中華秋沙鴨、白鶴、小天鵝、紫水雞、青頭潛鴨等20多種國寶級鳥類重回市民視野。

  據初步統計,神農架金絲猴由上世紀80年代的501隻,擴大到目前的1471隻,分3個大種群、9個小種群。同時,全省搶救性開展了極小種群野生植物的就地保護、遷地保護和近地保護,對水杉、黃梅秤錘樹、大別山五針松、小勾兒茶、長果安息香、廟臺槭實行專項就地保護。武漢植物園保存暖溫帶和亞熱帶植物1.2萬種,已成為華中地區最大的植物資源保育與儲備基地。

  在政策層面,湖北省已對生物多樣性保護開展立法。

  2023年2月2日,第27個世界濕地日,宜昌、荊州、荊門三市和恩施自治州人大常委會同時頒佈施行《關於加強生物多樣性協同保護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這是湖北首部關於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法規性決定,也是率先在國內生物多樣性保護領域探索跨區域協同立法。

  今年初發佈的《湖北省流域綜合治理和統籌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提出,要以流域綜合治理為基礎,統籌水安全、水環境安全、糧食安全和生態安全。“唯有更好守護生物多樣性,才能進一步守牢生態安全底線。”黃峰介紹,目前,林業、農業、生態部門雖然都具有保護生物多樣性的職能,但職能較為分散,建議以系統綜合的理念推進生物多樣性保護,避免出現“九龍治水”和“管理真空”。

  更為重要的,是提高生態修復的品質,構建穩定健康的生態系統。“認為只要種草種樹、綠化到位就是生態修復,這還遠遠不夠。比如河湖岸帶的修復過程中大量岸坡硬化,雖然是美化了,但棲息於此的兩棲動物就沒了容身之處。”黃峰認為,人工造景不等於生態修復,生態修復應引進權威考核標準和效果評估,並將生物多樣性保護納入考核指標,進而保證生態修復品質,為萬物並秀奠定堅實基礎。(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胡弦 通訊員 李斌)

編輯:李燕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