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闊別30年今回家 微笑天使“喜開顏” 遷地保護江豚首次放歸長江
4月25日,4頭長江江豚在湖北放歸長江。這是長江江豚實施遷地保護30多年以來,首次野化放歸長江。
“再見!‘放放’和‘閨閨’。”湖北長江天鵝洲白鱀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負責人向兩頭長江江豚作別。當日上午,它們被放歸位於石首的長江蛟子河口汊江。江豚遊向江中,不一會兒,又雙雙探出頭,向守望在岸邊的人們拋出“微笑”。
此時,在距石首100多公里的洪湖,湖北長江新螺段白鱀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兩頭江豚被放歸至長江幹流老灣夾江水域。
中科院水生所通過監測發現,兩處放歸點附近水域連日來都有野生江豚活動,它們似乎在等候這4頭新成員“回家”。
據悉,這是長江江豚實施遷地保護30多年以來,首次野化放歸長江。4頭長江江豚都由天鵝洲保護區繁衍而來,其中放歸長江夾江水域的兩頭年齡在5歲左右,均為雄性;放歸長江蛟子河口汊江的兩頭為一雄一雌,年齡分別為13歲和5歲。
4頭長江江豚放歸長江後,中科院水生所通過定位跟蹤系統,對它們進行約3個月的監測,監測其捕食和健康狀況,評估其適應野外環境能力。
長江江豚被譽為“微笑天使”,是長江流域獨有的旗艦物種,也是長江健康狀況的“晴雨錶”。1992年,國務院批准同意在湖北省石首天鵝洲長江故道,設立國內首個鯨類動物遷地保護區,對長江江豚進行遷地保護。30多年來,天鵝洲保護區長江江豚遷地保護取得重大突破,江豚種群數量從最初遷入的5頭髮展到逾百頭,並先後向江西、安徽等地和本省其他自然保護區及科研機構輸出江豚49頭,成為世界小型鯨類遷地保護的成功典範。
農業農村部公佈2022年長江江豚科學考察結果顯示,長江江豚種群數量為1249頭,與2017年的1012頭相比,實現止跌回升的歷史性轉折。“遷地保護功不可沒。”中科院水生所副研究員郝玉江説,對長江江豚實施遷地保護的終極目標,是讓其回歸到原生地實現自然繁衍生息,促進野外種群的恢復。遷地保護長江江豚經野化後放歸長江,成為建立長江江豚保護技術體系的最後一個閉環。(記者汪訓前、孟靜、通訊員趙輝、洪雲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