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含綠量”等於“含金量”——“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恩施實踐
遊客在恩施市洞下槽村遊玩。
5月30日,恩施市白楊坪鎮洞下槽村山水相映,綠樹成蔭,數十名遊客正在龍趕湖公園散步、露營。
不遠處的村環境氣象監測數據平臺顯示:空氣中負氧離子數為每立方釐米2655個,有利於人體健康。
“這裡非常適合度假休閒。”武漢遊客王麗華説。
近年來,恩施州積極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在生態環境保護和治理上,敢於較真碰硬,不斷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發展優勢,護航“兩山”實踐創新示範區建設。
建成7個國家級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
洞下槽村是湖北省首批近零碳排放試點村之一。近年來,該村著力將近零碳理念融入村莊建設過程中,探索可持續發展的零碳模式。
該村黨支部書記王誠介紹,該村嚴格執行垃圾分類,建立垃圾智慧清運系統,使用清潔能源,並建有小微型氣象站及大氣、土壤、水質監測系統等近20個(套),全天候監測各項環境指標。
目前,全村已累計發展茶葉1.1萬畝,建成有機茶生産基地1300多畝。王誠説,依託茶葉産業,洞下槽村進一步拉長産業鏈條,發展鄉村旅遊和有機農産品生産加工,形成了“茶蔬果共生、文旅娛融合”的新路子。今年1至5月,村裏接待遊客超過5萬人,創歷史新高。
守護綠水青山,恩施州以改善生態環境品質為核心,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2022年度湖北省市(州)污染防治攻堅戰考核結果顯示:恩施州8縣市城區空氣品質平均優良率98%,PM2.5年均濃度23微克/立方米,穩居全省前列;州城恩施市空氣品質在全省13個國考城市中率先達到國家二級標準,並連續4年穩居第一;利川市2022年無污染天氣,全省唯一。
恩施州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局長張遠虛表示,該州已建成國家級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7個。
三年整治長江排污口569個
6月1日,巴東縣環境監測站工作人員來到宜昌巴東海事處碼頭,進行水質抽樣監測。
約5分鐘後,實時監測數據産生:溫度22℃、濁度16NTU,電導率348us/cm、溶解氧7.4mg/L、pH值7.73……按照單因子評價,該水樣符合地表水Ⅱ類標準。
宜昌巴東海事處開展躉船污水上岸改造項目,在躉船上安裝潛水污水泵將生活污水提升至中轉泵站,並轉送至市政污水井。躉船污水通過泵站提升納入市政管網,實現污水上岸不外排,解決了船舶污水溢流長江問題。
長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自2019年啟動以來,恩施州委州政府成立長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專項行動推進工作組,對全州長江及清江入河排污口進行溯源整治。截至目前,生態環境部交辦該州的781個排污口已全部完成溯源命名編碼,責任主體已全部查清,並建立清單臺賬,已整治完成569個,申訴非排口108個,其餘104個排污口的整治正在有序推進。其中,宜昌巴東海事處生活污水排污口整治案例被納入生態環境部港口碼頭排污口整治典型案例。
近年來,恩施州對長江巴東段和清江進行綜合治理,實施“十年禁漁”,恩施州出境斷面水質穩定保持在Ⅱ類及以上。2022年,全州25個國控、省控地表水斷面水質優良率100%,18個國控斷面水質連續3年進入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前30位,為全省唯一。
誰損害環境 誰就為修復買單
5月31日,咸豐縣高樂山鎮,兩艘清漂船行駛在忠建河上,工作人員正在進行清漂作業。這是咸豐縣某水務公司為履行環境損害賠償義務開展的替代修復措施。
2022年2月,該公司負責運維管理的污水處理廠廢水排放口總氮、總磷濃度超標,被恩施州生態環境局依法立案查處,處罰款人民幣15萬元。
根據生態環境損害鑒定評估意見,該公司生態環境損害量化金額為27萬餘元,經組織磋商,由該公司在侵權行為地及周邊一定範圍內開展增殖放流、河岸整理和復綠等,作為履行環境損害賠償義務的替代修復措施。
“目前,該公司已開展清漂10余次,在公司排污口下游河岸兩邊種植8000株水竹,有效凈化了忠建河水質。”恩施州生態環境局副局長鄧坤表示。
恩施州持續推進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近年來成功組織發起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案件45起,彌補了行政處罰的不足,有效破解“企業污染、群眾受害、政府買單”困局,使受損的生態環境及時有效修復,以生態環境“含綠量”換經濟發展“含金量”,為“兩山”實踐創新示範區建設貢獻力量。(文/圖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蔡俊 通訊員 于苗 趙愛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