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全省工會深化共同締造推進基層創新 村裏建起工會聯合會外賣員成基層治理“合夥人”
宜昌外賣騎手鄧金橋,最近有了一個新身份——“基層治理新合夥人”。
“工會還專門給我們頒發了聘書,感覺被認同、被尊重、有歸屬感。”鄧金橋感嘆,加入工會後,既享受到戶外職工驛站帶來的實惠,還找到了職業價值感。
這是全省工會深化共同締造推進黨建引領基層治理體制機制創新帶來的變化。
2022年8月以來,省總工會出臺實施工會參與共同締造“12條”措施,省市縣三級工會興辦“共同締造”試點161家,著力推動“三個覆蓋”:擴大工會組織覆蓋、延伸工會服務覆蓋、拓展工會聯繫覆蓋。同時,出臺工會參與共同締造活動試點“以獎代補”項目管理辦法,評審確定和支持建設一批“工”字特色鮮明、職工群眾歡迎、工作成效突出的示範項目。
5月中旬,湖北日報全媒記者走訪多家基層工會,探尋深化共同締造行動的“工會路徑”。
社會化共建,解決新服務陣地問題——
工地上建起“集裝箱驛站”
就業方式靈活、流動性強、工作平臺化、勞動關係不典型,湖北省有包括貨車司機、網約車司機、快遞員、外賣騎手等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約230萬人。
“深化共同締造工作、參與基層治理創新,對於工會而言,要找準發力點。”省總工會相關負責人説,這個“點”就是針對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延伸工會服務覆蓋。
帶著問題調研,宜昌市總工會率先破題。
在宜昌城東福久源商業街,每天有300多名外賣小哥出入,他們時常面臨喝水難、如廁難、休息難、充電難等問題。
伍家崗區總工會幹部多次實地走訪後,搭建戶外職工驛站的想法油然而生。在寸土寸金的地段,解決場地、資金、管理問題是棘手難題。
“運用共同締造理念,積極爭取社會各界支持,驛站由工會興建,運營以社區管理為主,實行志願者、戶外職工、社區居民共治共享,保障每天24小時有人在崗,全天候提供服務。”宜昌市伍家崗區總工會常務副主席向黎明介紹。
驛站在選址建設時,福久源商業公司在商圈核心區域無償貢獻5個停車位;“共同締造”成員單位平湖療養院及轄區16家企業奉獻愛心,捐贈食品、飲料、礦泉水等愛心物資;福久源社區安排工作人員每天值守服務,下班後交班給物業公司,確保24小時服務不打烊;依託愛心驛站,新華書店和鐵塔能源公司分別建有智慧書櫃、智慧換電櫃……
驛站建起來後,快遞小哥、外賣騎手們真切感受到了實惠和溫暖,在獲得服務中了解工會、嚮往工會、走進工會。
在宜昌邦普一體化電池材料産業園項目工地上,戶外職工“愛心驛站”由集裝箱改裝而成,驛站內空調、冰箱、飲水機等設施一應俱全。
當陽市總工會借力城管局,選址在市主幹道戶外職工活動集中區域,僅用7個月時間即建成5個24小時無人值守的愛心驛站,把“小靈快微站點”建在大街小巷。
這是湖北省工會“延伸三個覆蓋”的實踐探索,也是湖北省一批“工字號”陣地進村落、進社區、進社會治理最小單元的生動縮影。
社區化共治,解決職工歸屬感問題——
工會進村灣“安家”
在宜昌市伍家崗區福久源社區戶外職工愛心驛站,下午送餐高峰期過後,不少外賣騎手進來歇腳、充電,順便把送單途中隨手拍下的不文明現象和安全隱患,發送到社區“基層治理新合夥人”微信群裏。
“自從成為‘新合夥人’後,每天駛過城市街角,大家都會習慣性多看一眼,及時將遇到的突發事件和發現的問題,如路燈故障、井蓋破損、路牌脫落等現象,以‘隨手拍’形式發送群裏,力所能及做些小事。”提起自己“新合夥人”身份,外賣騎手鄧金橋倍感自豪。
“加入‘村花’志願隊一年多,主要做些居民矛盾調解工作,有時也參加文藝演出。”在利川市柏楊壩鎮返鄉創業園,李成碧沒事就會到樓下街邊轉一轉,看到垃圾她會撿起來。
柏楊壩鎮返鄉創業園是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安置了來自全鎮44個村落的124戶555人。為讓安置戶“穩得住、能致富”,利川市總工會指導該社區成立了柏楊壩鎮返鄉創業園聯合工會。
在社區和返鄉創業園聯合工會的引導下,越來越多的居民像李成碧一樣投身志願服務。
踐行共同締造理念,每名職工都是建設者、監督者、受益者。
去年以來,全省工會以服務為牽引,集中入會行動走進城鎮社區、樓宇商圈和田間地頭,因地制宜加強工會聯合會、聯合工會建設,累計發展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會員66.55萬人。
聚焦職工需求,各級工會在整合資源、共建共享、強化服務上做文章,走出了一條“陣地跟著職工走、服務圍著職工轉、重心迎著需求變”的新路子。
鄰裡式共享,把服務延伸到“8小時以外”——
工會經費八成投向基層
職工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工會工作的奮鬥目標。
在推進“縣級工會加強年”專項行動大背景下,工會經費80%以上投向基層一線。
“力爭每個縣建成‘會站家’一體化陣地不少於10家,逐步構建城區‘半小時職工服務圈’,切實增強職工的獲得感、幸福感。”省總工會相關負責人介紹,近期省總工會對包括職工書屋、職工之家、司機之家、愛心驛站等工會服務“微陣地”、參與社區(村組)“微治理”47個共同締造試點項目,審核下撥“以獎代補”補助資金共計490多萬元。
在武漢市武昌區,職工書屋、愛心驛站、職工大講堂、職工心靈加油站,騎手換電站等工會“微陣地”下沉社區,職工之家每週7天、每天17個小時“717”工作制度,把服務延伸到“8小時以外”。
“以‘一橫一縱’兩個覆蓋破題,工會組織體系覆蓋縱向到底,把更多的職工群眾吸納到工會組織中來;工會服務覆蓋橫向到邊,把黨和政府的溫暖送到人民群眾的身邊,再以更加廣泛的工會聯繫覆蓋,延伸前兩項覆蓋範圍、擴大同心圓的半徑,帶動更多群眾共建共治共享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省總工會相關負責人説。(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李婷 通訊員 徐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