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武漢青頭潛鴨等棲息地,提名保護!
日前,湖北省林業局印發《〈湖北省流域綜合治理和統籌發展規劃綱要〉林業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林業實施方案》)。28日,省林業局負責人對這一方案進行了解讀。
方案顯示,湖北著力生態環境保護,全省十分之一以上的國土總面積都被劃入自然保護地;加強野生動物棲息地或原生生境的保護與恢復,以及濕地生態系統生物多樣性保護,麋鹿、長江江豚、白鶴、白頭鶴、中華秋沙鴨、青頭潛鴨等珍稀瀕危野生動物受到良好保護。
湖北流域分區及林業六大工程佈局示意圖。省林業局 供圖
湖北水系眾多,是長江流域重要的水源涵養地和重要生態屏障,確保“一江清水東流”“一庫凈水北送”是湖北的政治責任。水的問題,表像在江河湖庫,根子在流域。因此,《林業實施方案》提出,以長江幹流、漢江、清江3個一級流域及16個二級流域片區為治理單元,實施六大重點工程,助力流域綜合治理和高品質發展。
其中,有4個二級流域片區與武漢直接相關。府澴河片區的重點任務是,加強桐柏山、大別山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和大洪山生物多樣性保護。實施木蘭山、將軍山森林品質提升。實施府河、涢水、朱湖等濕地公園濕地保護與修復。加強生態公益林和天然林保護,優化陸生野生動植物生存環境。黃陂祁家灣青頭潛鴨、府河柏泉段候鳥棲息地受到重點關照、直接提名保護。
鄂東南片區,加強梁子湖濕地生態功能修復和保護,積極推動斧頭湖等重點湖泊流域綜合治理。開展天然林保護修復和退化林修復,加強人工林營造和中幼林撫育,精準提升森林品質。
漢江下游片區,在加強漢江沿線支幹流水岸保護與修復的基礎上,重點加強水生態環境修復與治理,同時加強水系聯通,促進濕地生態環境改善。以重要濕地生物多樣性監測與保護為核心,全面加強區內水生動物棲息地生態環境保護和修復,突出中華秋沙鴨、青頭潛鴨等珍稀瀕危物種及其棲息地保護。
與武漢相鄰的荊州、洪湖、仙桃一帶的四湖片區,以濕地生態系統生物多樣性保護為重點,推進石首麋鹿、長江天鵝洲白鱀豚、長江新螺段白鱀豚、洪湖等自然保護區建設,加強野生動物棲息地或原生生境的保護與恢復,促進麋鹿、長江江豚、白鶴、白頭鶴、中華秋沙鴨、青頭潛鴨等珍稀瀕危野生動物保護,維護生物多樣性。
數據顯示,全省林地面積937.97萬公頃,濕地面積174.69萬公頃。對接生態保護紅線和“三區三線”劃定成果,全省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後為270個,總面積201.93萬公頃,相當於全省國土總面積的10.86%都是自然保護地。
“水的命脈在山,山的命脈在土,土的命脈在樹”。省林業局黨組書記、局長王昌友表示,湖北擁有豐富的林地、草原、濕地等林業資源,以《林業實施方案》推動落實流域綜合治理和統籌發展,將為湖北綠色發展構築堅強綠色動能,成為美麗湖北畫卷中的一抹亮麗綠色。(記者金文兵 通訊員趙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