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全省4萬餘名駐村幹部傾心幫扶 鄉村振興路上,不讓一個村民掉隊
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後,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的重要講話和關於駐村幫扶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省各級黨組織把派強用好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作為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的重要舉措、作為培養鍛鍊幹部的重要途徑來抓。
2021年,全省共選派4.26萬名幹部、1.2萬支工作隊、1.77萬名第一書記,幫助建強村黨組織、發展集體經濟、加強鄉村治理、興辦為民實事,守牢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受到群眾廣泛好評。
他們所去之地,覆蓋全省82.8%的行政村,主要為脫貧村、易地扶貧搬遷安置村(社區)、集體經濟薄弱村、鄉村振興任務重點村、黨組織軟弱渙散村等“五類村”,駐村幫扶工作任重道遠。
兩年來,駐村幹部們抱著“鄉村振興路上,不讓一個村民掉隊”的堅定信念,深度融入鄉村治理,努力強黨建、保民生、促發展,持續為鄉親們帶來發展新氣象。
“鄉村振興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他們的誓言,擲地有聲。
好鋼用在刀刃上
郡縣治則天下安,鄉村治則國家穩。
作為承載著鄉親們期望的高水準“外援”,駐村第一書記與駐村工作隊的能力素養將直接影響駐村幫扶工作開展效果。
“派去駐村的幹部,必須政治過硬、能力過硬、作風過硬。”選派前,省委組織部定下基調。
以“按需選派、科學組隊”為目標,選派工作堅持先定村、再定人,將駐村幫扶任務在非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的82家省直單位,全部調整到37個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增強幫扶力量。
同時,結合鄉村發展實際情況進行適配分析,建立人選前置備案審核制度,對不符合條件或不能勝任者進行調整,力求好鋼用在刀刃上。
選派通知發出後,全省黨員幹部積極響應。經過精挑細選,一支平均年齡46.2歲,大學專科、本科及以上學歷佔比超80%的駐村幹部隊伍正式建立起來。
奔赴鄉村振興主戰場前,他們吐露心聲——
“我一定把村民當家人,帶著感情駐,付出真心幫。”省自然資源廳駐陽新縣大畈村第一書記丁繼華説。
“我生在農村長在農村,現在是我回報農村的時候了!”華中科技大學駐孝昌縣王店鎮東河村第一書記馬向陽説。
打鐵還需自身硬。駐村幹部到崗後,省委組織部通過專家輔導、現場觀摩、新老交流等方式,幫助大家熟悉鄉村事務、提升履職能力。兩年來,省級共舉辦3期示範培訓班,帶動全省共培訓駐村幹部20.2萬人次。
駐村幫扶不是“一時熱血”,更需要長期堅守的毅力與決心。為確保駐村幹部工作落到實處,省委組織部堅持嚴管與激勵並舉。
嚴格落實駐村幹部脫産駐村、在村在崗等要求,嚴格督查能力素質是否適應等情況,發現問題及時通報、限期整改、不合格的予以召回。
省直派出單位按照駐村幹部每人每年不低於2萬元標準安排駐村工作經費,省直牽頭單位另安排不低於10萬元工作經費,用於駐村幫扶。
面對鄉村振興種種待解難題,全省4.26萬名駐村幹部背後,還有強大“後援團”。
329個省直定點幫扶單位每年與37個幫扶縣、37個牽頭單位簽訂幫扶責任書,統籌整合部門資源,廣泛調動社會資源。兩年來,直接投入幫扶資金36億元,幫助引進資金54.4億元。
帶著滿腹豪情壯志,駐村幹部們在廣袤農村開啟人生新篇章。
“頭雁”領飛促發展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
鄉村發展落後,資源貧乏是客觀因素,更要緊的是“人”這一主觀因素。基層黨組織軟弱渙散,村民就無法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
因此,駐村伊始,中國農業科學院油料作物研究所駐恩施市斑竹園村第一書記曾新華便決定將提升支部組織力、引領力、凝聚力作為頭等大事。
工作隊一邊著力完善村黨群服務中心基礎設施,方便村民開展村民議事、教育培訓、“小板凳黨群説事日”等黨員活動,一邊開展黨員示範崗、美麗庭院等評選活動,鼓勵村民跟著黨員幹。
工作隊還帶著全村黨員幹部到優秀村、企業和科研院所參觀學習,邀請中油所5個支部進村開展聯合黨支部活動,講黨課、授技術、開視野。
比學趕超的氛圍中,斑竹園村越來越團結有力量。在工作隊的幫助下,通過“中油所+市場主體+村級集體經濟+農戶”模式引進市場主體3家,合力建設富硒油菜薹生産基地和觀光采摘基地,全村400余戶農戶增收300余萬元。
“今年,村裏還建成了高山臘肉加工廠,年加工能力750噸,年綜合産值6000萬元以上。”曾新華高興地説。
支部強、人心齊,群眾生活幸福指數直線上升。
黃岡師範學院駐麻城市東垸村工作隊帶領村“兩委”新建兩座通村橋梁與10余公里通村通組公路;修建村民文化廣場3個、景觀步道3000余米,建成東垸村“百姓大舞臺”、村史館等文化場所,村容村貌大變樣。
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駐秭歸縣九畹溪鎮石柱村工作隊協調聯繫長江醫院進村坐鎮診療,累計服務1400余人次,免費發放100多種藥品。工作隊離任時,村民依依不捨,含淚送別。
省教育廳駐孝昌縣磨山村工作隊召開共同締造議事會20余次,會商確定“農、文、旅、養、購”五位一體全面發展路徑,並組織湖北大學、武漢華夏理工學院專家團隊編制磨山村全域全要素村莊規劃及磨山景區控制性詳細規劃。
省發改委駐房縣中村村工作隊充分挖掘村內資源稟賦和比較優勢,推動“種養加”“産供銷”“農文旅”貫通融合,帶動全村520余戶融入産業鏈,村集體收入由2020年的50萬元增長到2022年的超100萬元。
“群眾的心願清單,就是我們的工作清單。”省生態環境廳駐建始縣馬坡村第一書記柯善龍説。
一線“墩苗”助成長
“駐村兩年,現在不論我走到哪,都有村民熱情地和我打招呼。”説起鄉親們,省衛健委駐通城縣東港村第一書記陳軍説,他們不是親人、勝似親人。
初到東港村時,陳軍與村民一起晨跑、一起夜談,工作時間就開座談會、電話訪談、入戶走訪,不放過每一個交流機會。
兩個多月後,他從118個方面梳理總結出5萬餘字的調查報告,在此基礎上詳細制定駐村幫扶五年規劃,調研能力得到明顯提升。
對陳軍來説,這兩年,是他與東港村的“雙向奔赴”。東港村環境好了、産業發展有目標了、村民收入高了,而自己也收穫了最寶貴的一線工作經驗和鄰裡鄉親最真摯的情誼。
基層有“真金”,一線有“答案”。
駐村幹部在鄉村磨煉意志、砥礪品質、改進作風,增強實際工作能力、提升為民服務本領。
省委宣傳部駐竹山縣龍井村第一書記王向利,每年在村茶園舉辦採茶直播帶貨和採茶大賽等活動。為推介龍井村茶葉,她親身上陣參與直播帶貨。
咸寧市委政法委駐通城縣塘湖鎮望湖村第一書記鄭衛平,帶頭捐款成立“塘湖慈善基金會”,累計籌款500余萬元,惠及群眾3026人。鄉親們都説:“老鄭不走,望湖有望。”
他們的努力,實實在在看得到——
兩年來,全省駐村幹部指導整頓轉化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1847個,培養村級後備力量2.7萬人,培養引進人才1.2萬人;
扶持發展村級産業項目1.7萬個,推動化解村級債務44.9億元;指導1.4萬個村灣開展共同締造,幫助爭取以獎代補項目4475個、涉及資金13.57億元;
結對幫扶群眾60.82萬對,入戶走訪1475.85萬人次,協調解決民生實事24.07萬件……
為鼓勵更多黨員幹部投身鄉村振興一線,湖北省還對駐村工作幹出實績、群眾認可的駐村幹部實行優先晉陞職級、提拔重用。
2021年6月以來,全省駐村幹部累計提拔重用1874人,獲得縣級及以上表彰5396人次。
眼下,新一批駐村幹部已經輪換到位,大家前往鄉村振興一線,一任接著一任幹,久久為功、持續用力,讓鄉村振興成效真正獲得群眾認可,經得起實踐和歷史檢驗。
“我們將堅持做到腳下沾滿泥土、心中裝滿群眾,以黨建為引領,做實做足産業發展文章,譜寫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的幸福畫卷!”省民宗委駐鶴峰縣石龍洞村第一書記劉明亮的一番話,代表了大家的心聲。(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曾雅青)